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见证了莫言作品辉煌的一刻,也见证了汉语写作的突破性发展,是莫言的作品带领我们从文学的角度审视历史,从人性的角度审视文学,不再以简单的视角来定论人性的发展变化。从作品的主题延伸到作品的语言和写作手法,再到作品对中国当代作家的文学启迪,我们都可以得到别样的收获。莫言的作品在语言上很有自己的特色,他在言语词汇方面采用了大量的色彩词,使得文章中画面的表现力大大加强;拟声叠音词的使用使得画面的动态表现力又得到加强;此外,轭式搭配法的使用加强了语言的陌生化。在写作风格方面,莫言吸取了外国作家的魔幻手法,同时又结合自己的乡土特色,创作出了独特的风格。这些都给中国的当代作家以新的启发,引领着中国当代文学向着更广阔的方向前进。
一、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意义
(一)提升中国文学地位
提到莫言作品对中国当代社会的意义,首先最明显的莫过于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蛙》系列作品在国际上引起的关注,也就是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文学地位的意义。《蛙》在2011年就获得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时隔一年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其受欢迎程度足以说明《蛙》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这部作品引发的强烈关注为中外文化的交流建筑了一座坚实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中国的文学开始登上国际化的舞台,中国的文学地位也大大提高。莫言的作品《蛙》摘得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同时也将中国文学提升到了世界文学的版图上,为各国了解和研究中国的文学和文化提供了便利,恰如人们的评论:“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填补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页空白”。[3]同时,莫言的获奖也是与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密不可分的。然而,我们并不能以此证明这就是中国文学的崛起,中国的当代文学依旧还很孱弱,还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程才能真正地强大起来,我们仍需要不断地学习世界各国的文学,保持对外开放的谦和态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当代文学一路风雨走来,一代代具有开创精神的文学作家们提出各式各样的文学主张,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文学作品。王蒙的《青春万岁》真实再现了建国初期青年一代积极开拓的精神风貌以及他们崇高的理想;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以多条线索入手,逐步呈现其内容,为我们展现出了新中国在改革之路上的探索与发展;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描写了农民对封建土地制度斗争的伟大胜利。尤其在文化革命时期,随着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大批的作家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到政治斗争的漩涡中来,这一时期的作品被打上鲜明的阶级和时代烙印,虽然一些作家是本着一定的政治目的去写作,但他们在深入底层的过程中也捕捉到了一些社会的暗流。后来,严重的左倾思潮使文学一度陷入低谷,直至改革开放以来,文学才渐渐走出低谷,迎来作家创作热情的高涨。但中国的当代文学在此时还尚停留于国内的恢复发展阶段,对于登上世界文学版图的向往也一次又一次落空。莫言作品的大量出现,让我们重燃希望之火,而莫言这次的获奖,犹如一场甘霖扫过干涸的土地,实现了人们心中渴望已久的梦。他作品中的“高密东北乡”成为了世界了解中国社会的一个窗口,经由这个窗口,中国的当代文学也触摸到了世界文学跳动的脉搏。
莫言的获奖作品提升了中国的文学地位,也使莫言的名字家喻户晓,莫言身上所蕴含的意义也丰富起来,莫言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标志。
(二)赋予莫言文化符号内涵 论莫言作品对当代社会的意义(2):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2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