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政权中的夏侯氏【摘要】在曹魏时期,夏侯氏以其在军政方面的功勋以及与王室、大族的联姻获得了社会家族地位,是奠基曹魏政权基础的重要力量之一。本文通过史料分析,研究曹操与夏侯氏的关系、夏侯氏军政方面的贡献、夏侯氏家族的士族化及姻亲关系作用,突出夏侯氏在曹魏政权中的重要作用、代表人物与家族演变过程,体现研究的必要性。32550
【毕业论文关键词】曹魏 夏侯氏 曹操 夏侯惇 夏侯玄
The Xiahou Clan During the Reign of Wei dynasty
【Abstract】In the Wei dynasty, Xiahou took advantage of military and political aspects and the marriage of the royal family, got the social status. And consolidated the foundation of the Wei dynasty. Therefore Xiahou is very important to Wei dynasty. In this article, we can through the historical date analysis, researc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Xiahou and Cao cao; Xiahou’s contribution in military and political; Xiahou family changes and their marriages. Outstanding Xiahou’s importance of the Wei dynasty and evolution of the their family.
【Key words】 Wei dynasty Xiahou Caocao Xiahoudun Xiahouxuan
一、曹操与夏侯氏的关系
对于曹操到底是不是姓曹,学界有着不同的争论,其争论的主要焦点还是曹操是姓曹,还是姓夏侯。《三国志》载其父曹嵩:“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 ]而裴注中载“吴人作曹瞒传及郭颁世语并云: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於惇为从父兄弟。”[ ]根据正史史料可理解为曹操与夏侯氏具有血缘关系。但是2013年复旦大学课题组发布了最新所谓曹操家族DNA研究的最新成果[ ],有意推翻夏侯氏与曹氏具有血缘关系的猜测。
简单总结,就是课件课题组是通过收藏的以及志愿者提供的家谱找到了曹氏后人,然后再与曹鼎的牙齿进行比对,从而得出曹嵩是家族内部过继,而曹操也就是曹氏的后人。且不说2000余年的发展中,有多少姓氏更改变化,族人迁移居地,单是依靠志愿者提供的族谱就不是很可靠。况且,如果不能从史料和考古发掘证明曹嵩和曹鼎的关系,那么这场DNA验证对研究曹操身世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我认为课题组的结论还缺乏史料证实,尚不可轻信。陈寿作《三国志》,虽以魏为正统,有美化曹操之嫌,但是其秉笔直书,对史料采用时进行的真伪辨别,不可否认是相当谨慎的。笔者浅学陋识,对自然科学无甚研究,只能从史料分析曹氏与夏侯氏的关系。
首先曹嵩养父曹参虽然兄弟众多,本人在政治上也多有贡献,但是他毕竟是宦官,司马迁曾言:“大质已亏缺,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 ]西汉时尚且如此,东汉外戚宦官交替执政,桓灵时期,宦官多收受贿赂,买卖官爵,致使朝政乌烟瘴气,此时人们对宦官必是更加愤恨和歧视。故曹腾即使有众多本家子女,但是那些人怕也是对他避之不及,或者有所顾虑,所以宦官多是收买穷苦人家子弟豢养继嗣。虽然《三国志》有云,夏侯氏为汉初功臣夏侯婴之后[ ],当年应为贵族,但是史书上并未提到其家族东汉时期再有何政治建树,反观东汉末年,政治动摇、经济凋敝,社会动荡不堪,以至于夏侯渊弃幼子而活。[ ]不论其是否真的为夏侯婴之后,都可知此时的夏侯氏早已落魄之极了。所以曹腾很有可能通过收养贫穷人家,来曹姓以外之人来继嗣。何况裴注中曾引曹真“真本姓秦,养曹氏。或云其父伯南夙与太祖善。”[ ]说明曹真也是外姓养于曹氏的例子,可知这种外姓过继的现象是存在的。
其次,在同时期其他势力所著之书中,对于夏侯氏与曹操的亲属关系也持肯定态度。例如,“吴人作曹瞒传及郭颁世语并云: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於惇为从父兄弟。”[ ]但是《曹瞒传》看名字以曹操小字为名,不免让人认为略有轻视之意。且《曹瞒传》和《魏晋世语》的作者都是吴国人,故同时也产生了政敌有意攻击一说。不过魏国的著书中也能透露出夏侯氏与曹操具有亲戚关系。裴松之注《三国志》多引用《魏略》,其对此书的信赖可见一斑。《魏略》作者鱼豢为魏国人,裴注曾引用过《魏略》中孙权再给曹丕使者浩周书信中说道“今子当入侍,而未有妃耦,昔君念之,以为可上连缀宗室若夏侯氏,虽中间自弃,常奉戢在心。当垂宿念,为之先后,使获攀龙附骥,永自固定。其为分惠,岂有量哉!如是欲遣孙长绪与小兒俱入,奉行礼聘,成之在君。”[ ]浩周劝孙权与魏夏侯氏联姻,说明在当时,魏国人都明白夏侯氏的宗室地位。[ ]相对而言,夏侯家与曹家同出于谯郡(金安徽亳州),而东吴的属地则包括今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南部的广大地区,所以吴人之所以将曹嵩写作夏侯惇叔父,很有可能是因为更为了解距离相近的谯郡情况,知晓其内部的宗族关系。 曹魏政权中的夏侯氏研究: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29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