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中学语文课堂尤其侧重于对每个环节进行设计,也就相继出现了课堂导入设计,学习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设计,课堂提问设置,当堂检测的预定。其中,导入中的导入语,学习目标的明确性具体性,先学后教,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进行点拨,还有就是当堂训练环节,等等。这些课堂教学环节是需要一个教师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进行精心设计的。那么,这每一个环节都是一节课的精彩,一个好的课堂必须把每一个环节设计好,设计到位,哪怕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课堂导入环节,看似简单的一部分,却需要老师们花费好多心思在里面。因为,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可以使学生们很快的进入课堂状态,融入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中去,使学生们在课堂上保持亢奋的精神面貌。一开始运用恰当的方式导入,方可保证课堂的有效结束。一个好的导入就像是一本书的前言,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而且对课堂内容进行很好的引导,还有一点作用不可忽视,那就是学生们在导入中可以积累好多文学知识,生活常识,就像有人说过:“语文即生活,生活中处处是语文。” 因此,我们说导入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
既然导入是教学设计的一节课的前言,一节课的开场白,那么中学语文课堂导入设计是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在网上看了好多优秀教师的优课质堂,研究他们的教案设计。通过研究,我发现,他们的教案中,导入部分是人人都有,节节都有,但课文内容不同,运用的导入方法也不同,学生不同的特点,知识接受水平的不同,导入方法也就截然不同,不同的老师知识水平不同,导入也不会相同。因此,中学语文课堂导入是有自己独特的特点的。就拿语文课堂导入来看,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二 、故事性导入
“故事往往具有曲折性、悬念性、趣性,对中学生颇具吸引力。在讲新课前,如能讲述一个与课文相关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展开想象,丰富联想,使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学习。” 一个教育家如是说。
(一) 故事性导入的特点
故事性导入对中学语文课堂来讲还是比较常见的,因为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求知欲。另外,故事性导入,还可以让学生学到一些东西,拓展他们的视野,增加知识的广度。在我实习的过程中,我就发现孩子们有个特点就是喜欢听老师讲故事。
在导入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课本内容,结合孩子们的知识接受能力,去设置相应的故事。故事应该凝练,所以要对故事进行加工浓缩,然后去提炼。变化最美,创造最美。于故事性导入来讲,立足于课堂模式,追求课堂变式,力争让课堂在变式中进行,进而达到与学生在课堂中水乳交融。另外,变化还体现在同一篇课文,不同的老师去上,不同的学生去听,故事导入所选的故事就不一样。
(二)故事性导入的实例分析
举一个以故事导入的课文,在《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中,就可以采用故事导入。第一个,可以以作者陶渊明为出发点。在上课之时,展示学习目标之前,老师可以这样给学生们讲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这个故事一讲出来,学生们脑海里肯定会思考陶渊明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他生活的时代背景是怎么样的?这样老师话锋一转,说道:“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故事的主人公心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同学们肯定会全身心投入到课文的阅读中去,这样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保持高度注意力,坚持一节课还是没问题的。这个故事导入还让学生知道了一个文学故事,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出处和来源。第二个 ,根据《桃花源记》这篇文章的主旨,还可以用“乌托邦”的故事导入。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描述了怎么样的一个社会,老师讲给学生们,之后再把学生带到课堂中,看看中国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桃花源是不是一个“乌托邦”的社会,一起走进这一课。这样的导入让学生不仅明白本文的主旨,还让“空想理想主义”、“乌托邦”,等等这些词汇进入他们的头脑,今后,他们就会对此关注的多一点,他们的视野得到了开阔。第三个,可以以孩子的兴趣为切入点,初中的孩子喜欢看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那么老师可以这样导入,编一个简短的武侠故事,比如用到“落英缤纷掌”、“桃花影落飞神剑”等等,这样孩子们情绪一下子就高涨起来,这一节课,肯定很活跃,学生们也特别的积极。这种故事可以说是联想故事,把课文内容和孩子们关注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这样就需要老师在课下多做功课,多花心思了。而且,在用的时候,千万不能让学生跑题,随意串改课文,这样就适得其反了。 中学语文课堂导入设计研究(2):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34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