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每个年代都有自己对“物”的研究,曾被解释为“特征的载体” 、 “感官上给予的多样性统一体”及“有形式的质料”等等,而且人们根据流传下来的经验或传统观念,似乎轻而易举地就能分辨出什么是“物” 。但是“物”远非如此简单,或者说人们把“物”想的过于简单了,它绝不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感官知觉而感受到,人们的感觉不过是在求索过程中遇到“物” 、与之发生关系时,从“物”中体会到的东西。人们对“物”的认识是通向“物”本真的手段和桥梁,而“物”似乎不可能拥有一个完整而精确的概念化解释,它只自在于人们对它的追问之中。一旦人们自以为捕捉到了“物” ,并从客观上定义了“物” ,那么,此时的“物”就决计不会是“物”之本身了。37195
毕业论文关键字:感知 质料 形式 趋近 自在
一、物之始源与追问对于“物”这个字,我们似乎从未深入思考过它代表的到底是什么。 “物”之于我们,其内涵似乎早已固定,而且自在于我们的认知中了,所以我们对于分辨出“物”似乎不费吹灰之力。东汉许慎在《说文》中释道: “物,萬物也,牛為大物,天地之數起於牽牛,顧從牛勿聲。 ”1另有一说, “物”中“勿”是一种杂色旗,于此则表示杂色之意,所以“物”即杂色牛,颜色杂纷不一的牛,意为形态种类各异,从而衍生出其本义——万物。有趣的是,与许慎“天地之数起于牵牛”相似的还有印度人将牛奉为神。在印度人来车往的大街上,牛可以肆意横行,人们纵容无比甚至常常宁愿自己绕道而行。这是因为牛是主神湿婆的坐骑,而大部分印度人都信奉印度教,所以他们对牛的态度自然崇敬无比。因此,可以看出文化虽有不同但其中仍有相通之处。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成长环境培养出来的思文各异,产生的想法观点纵有千万种不同,但对于同一事物的认识终究还是存在共同之处的,于是就有了对“物”这个字的通用解释:其一为东西、动物;其二为自己以外的人或与自己相对的外界环境;其三则是与人相对的客观世界。这是现当下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观点,而且是在历经过漫长时间磨砺之后所得的,那么按常理来说,这就该是“物”的本质了,但这些解释真的是“物”的本真所在吗?“物”的本来面目真的显露了吗?若真是如此,那么刘成纪先生说: “人类走向文明或者走向美学的历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主体对对象之物进行蹂躏和强暴的过程。 ”2这又是意欲何为呢?海德格尔发出“物之为物,究竟是什么呢”这样的惑问又意欲何为呢?事实是:主体情感以及微不足道却繁杂的关联使“物”失去了原生的本真,从而附庸于主体,自身的纯质却渐渐模糊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无人知晓。因此,海德格尔开始思考“物因素” ,这不仅仅是为了他自己探究作品、艺术家与艺术三者的关系奠定基础,还为了真正地做到正视每一个追问。早在多年前就有这一问题的存在了,并有人对此作出了解释,既然如此,那么就要弄清楚问题的答案是不是已然经昭示于众了。二、对传统主流的“物”观念之辩驳在《物与作品》中,海德格尔罗列了过去三种对“物”的解释,这三种解释都是曾经一度流行过的, 而出现在这里并不是为了表示它们仍然是受人认可的主流观点,反而是为了对其进行一一反驳,在辩驳的过程后,最终获得了一条通往“物”之本质的正确道路。阐述之初,海德格尔认为“物这个词语在这里是指任何全然不是虚无的东西”3,无论是河边一块有棱有角的石头、垄上一株纤细青青的野草,还是天空中翱翔腾飞的雄鹰、秋雨中洋洋洒落的黄叶,都可以名正言顺地称之为物。而且这一切都必须称之为物,它们将自身本态显现于世,所有人都可以看到、感知到,海德格尔称之为“显现出来的物” ,而与之相对的则是不显现自身、甚至不显现任何可感点的“自在之物” 。统括而言,就是根本上存在着的所有存在者都可以冠以“物”这一名称。而后,海德格尔认为这一说法言之无物, 对探索也毫无帮助, 这样的说法似乎囊括了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应该为 “物”的一切。从根本上来说,这样一种宽泛的范围确实考虑到了普遍的接受程度,但不可否认,物在这样一个范围中已是平淡无奇、毫无探究的意义了。既为一切存在者,那么与此同时它也就什么都不是了。于是海德格尔又把“物”从这样一个无边无际的定义中拉出来,重新赋予其“纯然之物”的定义,范围一下被缩小到了极为狭窄的地步,这样一种“纯然之物”是指完全无生命的存在,也就是在自然和用具中的“本真之物” 。只不过无生命的纯然之物与“本真之物”可以画上等号吗?海德格尔说物之物性由这种物才能规定,当真有理吗?当然不是,这点在下文会有解释。 从海德格尔的“物”出发追寻“物”: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35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