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词义的模糊性研究+文献综述(3)

时间:2017-03-05 14:54来源:毕业论文
特别当使用者在一定的语境中利用高度概括化的符号进行交际时,词义的确定和解释就要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也说明了词义的模糊性具有很强的


特别当使用者在一定的语境中利用高度概括化的符号进行交际时,词义的确定和解释就要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也说明了词义的模糊性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为人们的交际互动提供了极具影响力的手段。例如:A说:“外面下雨了。”B说:“真的吗?”C说:“你说呢?”在这一对话中,给人一种模糊不清的感觉,不确定信息的真假。用有限的高度抽象化的符号来表示具有无限具体特征的客观对象,无法不模糊。
(三)从“立场三角”来看词义的模糊性
DuBois提出了一个统一的话语立场概念框架,即表达模型——立场三角话语立场。在该三角模型中,根据主客观和主观交互性三者的取向范围联系的立场行为。在此表达立场的行为中,立场发出者不仅评价客体,而且并将其他主体进行排序。第一主体,第二主体以及共同主体的立场客体,它们是三角的三个节点代表立场行为的主要实体。
话语立场的表达,有时会使一些词本身的指称对象发生变化,从而显得模糊不清。词的指称范围不明确也即在立场表达中,客体所指边界具有了不确定性,没有确定的意义,而要确定它的所指对象,就必须放在一定的话语情境里和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也就是说要建立一个话语者立场表达的平台,对于要谈论的话语,突显出话语者的互动情感态度,要表达其相应的隐藏含义。
(四)从汉人思文的模糊性来看词义的模糊性
汉民族历来以礼待人,表达情感和意愿时总是委婉含蓄,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中国人很早就深切的意识到“意会大于言传”的现象,这也正是中国人思文形式模糊性的表现。思文的基本形式由概念、判断和思文,但要传达一定的信息又离不开语言。语言与思文是密切联系的。语言是思文的物质外壳,而思文又是语言产生的物质基础。而思文本身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例如,气象专家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一切科学的概念、定理和定律、法则都是人通过抽象逻辑思文高度概括出来的,但词语对其的解释又是思文模糊性的表现。
中国人受儒家影响极深,历来推崇中庸之道,“中不偏,庸不易;中正,平和”,什么都要求恰到好处,这也使汉人在思考问题时会以此为衡量标准,进而也使语言表达具有了模糊性。因此,汉语词义的模糊性与汉人思文的模糊性是相互关联的。
 三、汉语词义模糊性的几种现象
汉语词义模糊的现象很多,名词、形容词、副词、代词、量词等大多数都含有模糊性。
 (一)名词的模糊性
名词在汉语词汇中所占的比重特别大,为汉语灵活、丰富、形象、简约地表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丰富的语料,但这又与名词词义的模糊性分不开。
1.时间名词的模糊性
时间是以运动为基础的概念,划分标准不同,用语言记录表达时也有不同。时间词在语言运用中有模糊性和精确性。人们在日常运用中,感觉时间总是精确的,可以用量来划分,其实不然,人类认识的能动性决定了概念认识的模糊性。在许多情况下,时间名词总以模糊的形态出现。
表示对一段时间的称谓,“早晨、上午、中午、晚上”等,这些名词所表示的时间,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来理解,期间都没有明确的界限。“早晨:从天将亮到八九点钟的一段时间。有时从午夜十二点后到十二点以前都算是早晨。”“上午:指午夜十二点到正午十二点的一段时间,一般也指清晨到正午十二点的一段时间。”早晨和上午两词外延的上限和下限均无明确界限,它们的起始点不太明确。在日常运用中,也没有明确规定,也正因如此,大家都认为这些词义具有模糊性质。 词义的模糊性研究+文献综述(3):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379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