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论郁达夫小说的抒情性(2)

时间:2019-08-29 12:44来源:毕业论文
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是从俄国作家屠格涅夫作品形象中借鉴过来的。屠格涅夫刻画的多余人形象,既厌恶黑暗现实,不愿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无力


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是从俄国作家屠格涅夫作品形象中借鉴过来的。“屠格涅夫刻画的‘多余人’形象,既厌恶黑暗现实,不愿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无力改变现实,不能走向人民大众。他们徘徊于两大营垒之外,为排解愁绪,只好整天在沙龙里吃喝玩乐,发发牢骚泄泄私愤,故称为社会的‘多余人’。 [1]郁达夫小说中所谓的“零余者”,用它自己的话说,就是“生则于事无补”,“死亦与人无损”,这些“零余者”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变革时期,找不到出路的下层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他们大都是知识渊博的青年才俊,满腔的抱负想要得到施展,由于受到新思潮的冲击,思想得到觉醒,渴望得到真正的解放。但是在当时的处于动荡不安的社会下,他们的想法是很难得到实现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得这些人找不到一个真正的突破口,于是他们愤世嫉俗,他们颓废,他们无声的进行着反抗,最终却被这个社会所遗弃。他们的悲惨命运会不会给当时的封建阶级一些深深的反思呢?如:郁达夫《沉沦》中的“他”。《沉沦》这部小说一出版,就深受广大知识青年的喜欢,它如一声闷雷惊醒了众人,在当时的文坛上刮起了一阵旋风,“堪称‘五四’运动的一朵奇葩”。[2]小说《沉沦》塑造了一个青年日本留学生的形象,他在“五四”和西方新思潮的影响下已经觉醒,他渴望能够实现自我的价值,同时又希望拥有一份真挚而又浪漫的爱情。然而现实是在这文明的现代社会里,尤其像是他这样一位异国他乡的游子,他的所有追求“已成为一种观念”,这成了他的理想。他内心热血沸腾又没有施展的余地,社会对于他来说是没有光明的,它是孤独寂寞的,他最终的命运也是以悲剧收场,令人扼腕叹息。
《沉沦》讲述一位出生在富春江小市上的读书青年,由于不满意当时的教育制度,以至于退学几次,最终同他的兄长一起去了日本,成了一位日本留学生。但在日本留学并不顺利,由于性格孤僻,也没有什么朋友,身在异国他乡没有亲人在身旁,这时朋友对于他来说应该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有个倾诉的对象。可是生性孤傲,人缘不好,以至于只能“孤冷得可怜”,再加上当时的日本势力强大,目中无人,他们是看不起中国留学生的。这对于敏感多疑的主人公也是深深的打击,他想要拥有一份纯洁的爱情,奈何理想同现实总是差距太大,最终患上忧郁症。“他”住在一个旅馆,无意间看到了房主女儿洗澡,内心感到羞耻无法面对而逃离到一个更偏远的园子里。然而在园子里又无意间听到男女偷情,在彷徨失措中,来到酒馆妓院,从此更加堕落。他病态的心理认为所有的人都歧视他,欺辱他,最终无法面对自己、面对这个社会而投海自杀。
《银灰色的死》是郁达夫的第一部作品,讲述的也是一位二十四五的青年丧妻男子,在东京读书,穷困潦倒的孤独者,爱上一个寡妇家的女儿静儿,不料静儿嫁给了一家酒馆的主人,他心里很是难过,喝了许多酒,最后死于女子医校前的空地上。
《茫茫夜》中的于质夫是一位性欲较强的有点同性恋的人,为了追求一时的快感,竟然变态到拿针去刺伤自己的身体。纵观郁达夫前期的小说,每一部小说展现给我们的都是一个心理扭曲的人物,压抑、自卑、伤感、颓废等字眼,刺激着我们的眼球,他们这些主人公还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就是贫困潦倒。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是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中国现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似乎总是与贫困和厄运联系在一起。如:五四时期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他死掉后还欠咸亨酒店的十九文钱没还。郁达夫笔下的知识分子也是一样,终摆脱不了贫困的阴影。 论郁达夫小说的抒情性(2):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3855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