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浅谈中国侠客和侠文化

时间:2019-09-23 21:24来源:毕业论文
前言侠作为汉文化里的专有名词,在中国的文化沃土和历史长河中早已根深蒂固。有关侠 的论述,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从先秦到今天,历经二千多年的风雨变换、沧海桑田,侠文

前言“侠”作为汉文化里的专有名词,在中国的文化沃土和历史长河中早已根深蒂固。有关“侠” 的论述,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从先秦到今天,历经二千多年的风雨变换、沧海桑田,“侠”文化和侠客们始终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然而,在不同时期,侠客们又有不同的信仰和行事规则。尤其进入现代,在多元价值观的社会背景下,“侠”的内涵较之以往,有了不同与发展。39362
一、“侠”的演变历史
(一)历史文献中真实的侠客
1.先秦时期的游侠
在中国的历史上,后人第一次了解到“侠”,是在《韩非子》的论述中: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1]在我们今天的印象中,侠客是一群视死如归、锄强扶弱而又武艺高强的正义之士。为何韩非子却说侠客恃武犯法呢?由此可见,先秦之“侠”绝非今日之“侠”。《汉书•游侠传》中记载“陵夷至于战国,合纵连横,力政争强,繇是列国公子,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藉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而赵相虞卿弃国捐君,以周穷交魏齐之厄;信陵无忌窃符矫命,戮将专师,以赴平原之急。皆以取重诸侯,显明天下。榏拏而游侠者,以四豪为称首。於是背公死党之议成,守职奉上之法废矣。”[2]班固将战国四公子:信陵君、平原君、孟尝君和春申君列为游侠之首。这四个人都是凭借君王公卿的势力行事,可见官方背景十分深厚,非一般人可以比拟。同时,他们结交三教九流各色人等而且以宾客的礼仪相待。这样以来,游侠就拥有了非常广泛的朋友圈。再者,战国四公子急公好义,为了他人可以不顾自己安危,不顾国家法纪。虞卿身为相国,为了救助朋友魏齐舍弃了国家舍弃了君王;信陵君魏无忌为了帮助平原君抗秦,不惜盗窃兵符,假借魏安釐王之令率军抗击秦军。可见,战国时期的游侠愿意为朋友付出一切。[3]这三个特点就构成了先秦时期侠客的特点。论文网
那么,如此“犯禁”的行为,为何没有引来诸侯王的愤怒呢?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制转型为封建制。在奴隶社会里,奴隶主掌控一切。而到了封建社会,随着土地私有化和小农经济的发展,为战国四公子这样的、能够号令四方豪杰的游侠的产生提供了生长环境。所以,某些大地主,或者收封建王公贵族有经济能力去广纳宾客,这是游侠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另外,这些游侠虽然有自己的土地和财产,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游侠的财产和使命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封建君主而服务。战国四公子的急公好义都是为了国家利益或者阶级利益,并没有见到他们为下层百姓而与君主对抗的行为。这是先秦时期游侠的最大特点。除了这些因素,游侠的出现还与墨家学说的流行有关。在战国时期,儒家和墨家的信仰人数最多,当时有“非儒即墨”的说法。而墨家思想的核心就是“兼爱”、“非攻”。墨者集团提倡“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反对不正义战争。这种思想适应了小农经济,在当时得到了推广。所以,先秦时期的游侠是产生于封建贵族阶级,为国家、阶级利益和朋友而不惜奉献自己一切,同时采纳了部分墨家思想的人。[4]
2.汉代的游侠
到了汉代,随着国家的大一统,“侠”又有了不同的变化。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记载“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5]如果说先秦时期的游侠是出身于贵族阶级,那么到了汉代大一统时,侠客则多出身于“士大夫”的行列。因为这些游侠,他们不仅言出必行,而且不炫耀功劳,为了“士”不惧生死。这和墨子的观点:“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其食,寒者得其衣,乱着得其治”相互印证。而墨家思想,正是代表了小农经济士大夫行列的利益诉求。 浅谈中国侠客和侠文化: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3965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