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薛宝钗与李瑞珏人物形象比较研究(2)

时间:2019-09-23 21:39来源:毕业论文
由此,雍容华贵但又抱拙守愚的薛宝钗成了 文学 界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有许多学者通过宝钗与黛玉的对比,来探索薛宝钗的人物形象。赵云瑾通过形态


由此,雍容华贵但又抱拙守愚的薛宝钗成了文学界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有许多学者通过宝钗与黛玉的对比,来探索薛宝钗的人物形象。赵云瑾通过形态外貌、才华品德以及性情等方面对宝黛的形象进行比较分析,展示二者差异性的同时也揭示了她们的悲剧性,即都是时代和封建家族文化的悲剧。[1]也有学者通过薛宝钗与国内作品人物形象进行对比,来深层挖掘薛宝钗的文学内涵。张恒通过对尹雪艳与薛宝钗形象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比较,总结两者之间存在三个相似之处:善于交往、人物性格、悲惨的人生命运;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时代背景和思想内涵。[2]通过创作《红楼梦》,曹雪芹表达了对当时传统社会、道德、伦理、爱情和婚姻等多方面的深刻思考,而薛宝钗形象正是那种传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内蕴的完美体现。
(二)李瑞珏人物形象解析
官宦人家出身的李瑞珏,知书识礼,能诗善画,温文尔雅,中国传统女性所应具备的美德,在她身上都有所体现。纯洁的她有着江南女子那般柔情似水的甜美,但性格中又有些许五四时期进步女性的坚韧;她把丈夫觉新当作她的一切,把她们的婚姻看得比天还重,但面对丈夫和孩子的两难抉择,伟大的母爱占了上风;尽管觉慧和鸣凤主仆间的恋情在当时封建伦理看来是离经叛道的行为,但她却能理解,并对他们的爱情充满恻隐之心。
瑞珏贤惠温柔、善解人意,但坚韧的她也有自己处事的情感标准。作为高家的长孙儿媳,身在其中的她能感受到家族的浑水有多深,可她却能做到洁身自好,不与其同流合污;作为一位妻子,她体贴丈夫,不忍心看到觉新深陷痛苦的两难抉择之中,并认为觉新与梅芬分开是由于自己的介入而导致的,因而便把所有的过错都揽到自己身上,用自己纤细的身躯、柔弱的双肩去承担那不该承担的一切;作为一位女人,她能用缜密的心思去察觉并感受梅表姐的内心,并给予梅深切的同情,甚至天真她认为只要自己离开了,觉新就不再有痛苦就会开心起来,她在后花园中对梅说的那一番话是发自肺腑的,是真挚的,是诚恳的。
相对于薛宝钗人物形象的丰富研究,学者们对于李瑞珏的研究相对较少。李春兰通过对巴金作品《家》女性形象综述,认为作为女性的瑞珏,其尊严被严酷的封建礼教践踏殆尽,她的妥协换来的只能是含着悲愤离开人间的结局。[3]沈月通过对瑞珏名字命名的分析,认为作者通过创作“瑞珏”这一美好的名字与她悲惨的命运进行鲜明的对比,是作者对腐朽的封建制度做出的最严厉批判。[4]简艳对巴金《家》中几位典型女性人物形象的分析,认为瑞珏虽然贤德善良、秀外慧中,但仍是封建制度和礼教的牺牲品。[5]
二、薛宝钗与李瑞珏人物形象异同
   (一)人物命名
名字虽然是便于他人识别自己的一个代号,但在文学作品中它却是作者对所创作人物命运、性格、品德和才能的暗示。通过将巴金笔下的李瑞珏与雪芹笔下的薛宝钗相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作为后辈的巴金借鉴了前辈曹雪芹的创作手法。都用名字对人物进行了暗示,但暗示的方面却不一样。
《红楼梦》中曹雪芹对“薛宝钗”名字的设定可谓煞费苦心。按“宝钗”两字无疑是俗的,但既然她是皇商薛家的女儿又要待选才人,则“富贵”俗意必不可少,所以“俗”中自有情理。但另一方面,“钗”还是悲情女子的象征,因为“钗”的两股簪子是分离的,因此暗喻着夫妻和情侣的相分别,宝钗的名字暗示了她的家境出身和婚姻结局。[6]《红楼梦》第751十二回从香菱口中说出了“宝钗”两字的出处,即李义山七言绝句《残花》中的第四句:“宝钗无日不生尘”。 薛宝钗与李瑞珏人物形象比较研究(2):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3966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