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诗云:“生命的法则,必须亲历经验。”[4]刘庆邦成为中国当代颇受欢迎并且具有创作特色的一个作家,就是因为他的乡村出身、矿工经历、记者经历,和他对生活细节的把握。1951年12月出生于河南沈丘农村的刘庆邦,现为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主席,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著有长篇小说《断层》《远方诗意》《平原上的歌谣》《红煤》《遍地月光》等七部,另有《走窑汉》《梅妞放羊》《遍地白花》《响器》等中短篇小说、散文集三十余种。短篇小说《鞋》获1997至2000年度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神木》《哑炮》先后获得第二届、第四届老舍文学奖。《到城里去》《红煤》分别获得第四届和第五届北京市政府奖。另获《北京文学》奖七度,《十月》文学奖三度,《小说月报》百花奖五度等。根据其小说《神木》改编的电影《盲井》获得第53届柏林电影艺术节银熊奖。[5]曾获北京市首届德艺双馨奖。作为一个从农村和矿井走出来的作家和知识分子,地域文化和生活经历给刘庆邦带来了丰富的文学体验。刘庆邦用一种领悟和怜悯的立场,靠近底层人物的心灵与魂灵,用深刻的历史意识、文化意识、生命意识、底层意识,诗意地书写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原乡土社会及煤矿的“农民与矿工的苦难史和精神史”。
一、“母性崇拜”及其影响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换而言之,老子哲学其实就是一种女性哲学,母性崇拜。老子继承并且发扬了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的女性崇拜。无论是“负阴而抱阳”,还是“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无论是“知其雄,守其雌”,还是“牝常以静胜牧,以静为下”,都突出了女性柔美与虚静的特质,他们都崇尚母性为宇宙的基础,这是道家所遵从的道。老子思想对刘庆邦最初的影响就来源于“母性崇拜”。作者在小说中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特别是纯真善良(很傻很天真)的少女。这与刘庆邦儿时的成长环境有关,在那个贫穷的年代,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给予了作家很大的关爱,因而作者从小就对女性心怀感激。刘庆邦在他的散文《关于女孩子》中这样写道,“如果有这样一道测试题:你认为人类世界最美的事物是什么?我将一笔一划填上女孩儿。”
短篇小说《小呀小姐姐》中,主人公罗锅弟弟平路的原型就是刘庆邦小时候去世的弟弟。故事中对弟弟百般照料与爱护的小姐姐,为了满足病重弟弟吃鱼的愿望去水塘捞鱼发生意外,在水塘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这里,刘庆邦以小姐姐对平路的那种超越亲情之爱为线索,谱写了一位乡村少女善良而又美好的人性——对弱者的怜悯和关爱,对生命的尊敬与呵护,字里行间折射出暖人的气息。《种在坟上的倭瓜》中在父亲的坟上种倭瓜以寄托对父亲的思念的少女猜小,《女儿家》中得知自己弃婴的身世后感激养父母,最后变得自强自立的孤儿红裙和在《谁家小姑娘》中虽然很小,却已经知道为单亲母亲分忧解难的小姑娘改……这些少女都没有显赫的家世,并且父亲在她们很小时就离开了,但她们性格上都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她们都非常善良,并且充满爱心,虽然年龄很小,但早已主动担起家庭的重担,懂得为家里分忧解难。作品《春天的仪式》《鞋》《红围巾》等众多作品都是用短短的篇幅把一个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心理描写的栩栩如生,让我们为这些人性的美好而赞叹不已。当然作者也塑造了勇于承担各种责任、坚强而又善良的中年妇女形象。《闺女儿》中守着女儿相亲失败的秘密,怕伤着女儿自尊心的母亲;《草帽》中为救济在矿上遇难的兄弟的遗孀蓝翠屏而约定每天去吃一碗混沌的小媳妇刘水云和马金织;《八月十五月儿圆》中勤勤恳恳,自己一人操持家务,得知丈夫已有家庭,为捍卫自己的尊严而主动提出离婚的田桂芳;《相家》中为女儿的婚事去男方家奔走的母亲等等。这些农村妇女虽然苦累,毫无怨言,真诚善良。 老子思想对刘庆邦中短篇小说的影响(2):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51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