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展现细节,酝酿情绪。
在电视剧中,前文所提及的问题都有了合理的解释。2010年电影版《赵氏孤儿》播出,这些问题就受到了当今很多人的质疑。在古代宗法制社会中,血缘是社会生活的维系。虎毒尚且不食子,何况是个望子已久、中年得子的父亲。因此,程婴舍子救赵氏孤儿和世俗观念是相抵触的。 元杂剧中,庄姬公主含泪托孤,于是程婴救走赵孤。而后屠岸贾为搜出赵孤,欲屠全城婴儿。程婴一面不可置晋国婴儿于不顾,一面又要报答赵朔优待之恩,无奈之下献出亲生儿子顶替赵氏孤儿。这样的程婴是大义的,但对待自己的儿子是冷血的,他内心的挣扎,在元杂剧中没有显现出来。而在电视剧《赵氏孤儿案》中,程婴是推动剧情发展的灵魂人物。这位中年得子的父亲要面对一生中最残酷的抉择,他必须亲手摔死自己的儿子,才能拯救赵氏孤儿。在程婴采取献出自己亲生儿子之前,程婴扮演者吴秀波面对襁褓中的爱子,做了约六七分钟的哭述。震颤的嗓音、抽搐的面部、死一般的心痛,似暴雨中的星火,也恰似沙漠中的沙砾翻腾。那一字一句、一停一顿、一抽一泣,有如坠入刺骨的冰海,让人无处遁逃。诚然,每个人都知道故事的走向,但我们的心还是在不住地颤抖。最后屠岸贾却要求程婴以处决赵氏孤儿的方式来证明婴儿不是程婴的孩子。从屠岸贾手里接过幼子的那一瞬间,程婴佝偻的身体不住地轻颤,他深深吸气,再一次感觉幼子的体香,他收紧手臂,再一次感觉幼子温软的身体,他再一眼凝望,想把这一望变成永远。正是这些真情流落的绝望,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人物内心的挣扎,那是大爱与小私之间的挣扎。元杂剧中的程婴,在一次次机缘巧合中误入雷区,他不由自主地以善良的本性做着种种抉择,但是强大的复仇动力与内心的悲痛让他成为细小而坚硬的石子。可是在电视剧中,编者用了整整十集的铺陈,渲染,使一切变得合理顺畅。十集电视剧中,一方面赵朔面对杀程婴挽救社稷还是杀俾南救程婴成全“义”字难以做出抉择。另一方面,公孙杵臼对赵家的赤胆忠心,失去妻子也无怨无悔。这样的双重渲染,给观众做足了心理暗示,也为整个剧情的发展定了基调,让观众慢慢融入剧情,一点一点地理解程婴之举。
另外,在元杂剧中,程婴将二十年前的冤情画在卷轴之上,以故事的形式将其讲与赵氏孤儿,告知赵氏孤儿真实身份。赵氏孤儿知道后大为悲愤,誓取屠岸贾的性命。可是,赵氏孤儿以程家男儿的身份活了二十年,屠岸贾也以父爱抚育了他二十年,一下之间变成灭门仇人,如此巨大反差,赵氏孤儿怎能接受得了?而在电视剧中,镜头拉到19年后,屠岸贾的儿子屠岸无姜文武双全,秦晋大战,他担任先锋凯旋而归,成为晋国新一代政治明星。就在此时,程婴安排草儿制造谣言,说屠岸无姜并非屠岸贾的儿子,而是赵氏孤儿。程婴制造谜团的目的是让赵氏孤儿心生疑虑,引导赵孤一步步解开赵氏冤案真相。这样,比程婴空口无凭述说来的有说服力得多。
二、转换角色,彰显正义。
如今宫廷剧大行其道,如出一辙的爱恨纠缠,尔虞我诈,而电视剧《赵氏孤儿案》却是以一段生动的历史故事展现了仁义道德,彰显了人性的光辉,更亮出了推动社会发展的正能量的巨大震撼力,这就在价值层面上与一般宫斗剧拉开了差距。对于观众来说,这无疑是莫大的精神洗礼。而这对于当今社会该怎样做有责任感的仁义公民,怎样服务人民这个问题,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中公孙杵臼这一人物形象最能体现这种凌然大义。 论电视剧《赵氏孤儿案》 对元杂剧的改编(2):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57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