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伏娃曾断言:“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的”[1](P15)。沈凤喜就是由樊家树塑造出来的,她原本很贫穷,但在樊家树的影响下,逐渐变得贪财了。她自小住在一个普通的北京胡同小巷里,靠唱大鼓来维持生计,她的生活环境可称得上是十分贫困的。艰苦的环境造就了她的性格、修养以及思想观念,所以钱对她来说是比较重要的。但是樊家树呢,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封建官僚家庭,钱对他来说从来不是问题,他不需要为生活辛苦奔波。沈与樊的爱情很大部分是建立在金钱上的,是樊家树用金钱维持着爱情继续发展下去。在随后的交往中,樊家树能够不断地满足她的需求。他每天去给凤喜捧场,每次都给一个大洋。当家树深深爱上凤喜时,他尽其所能帮助凤喜一家人,比如送凤喜去上学,照顾凤喜一家人等等。而家树的举动也深深的打动了凤喜,她很自然的爱上了这样慷慨体贴的家树。如此他们的关系便从相识渐渐地步入了热恋的阶段。然而小说中,作者一次次的描写家树拿钱给凤喜买这买那,这些行为让我们不难看到每一次他们关系的实质性发展都离不开金钱的因素。
其次是樊家树和沈凤喜分隔两地的阶段,这一期间是他们俩关系产生实质性转变的阶段,这一转变是从凤喜认识了军阀刘德柱后开始的,而在这一转变中,发挥最重要作用的仍然是金钱因素。樊家树的金钱既外在地改变着沈凤喜的生活,也内在地刺激着她的金钱欲望。从最开始施舍的一把铜子到一块银元,到五块钱,直到负担起沈家全部的生活费用。在此过程中,沈凤喜对金钱的期待和渴望也伴随着对樊家树的感激与日俱增,她的幸福感与金钱越来越成正相关的比例。同时小说在描写刘德柱对凤喜发出攻势时,也无不围绕着金钱,让我们看到了这种攻势在凤喜身上所产生的回应。在强大的金钱诱惑前,沈凤喜心理也有过激烈的矛盾和斗争,但最终仍然无法抗拒这种诱惑。如小说中的一个情节,刘将军和凤喜一桌赌钱,不但故意输钱给她,还往她兜里塞钱来还赌本,甚至送了她价值不菲珠圈,以金钱讨好凤喜之心昭然若揭。金钱最易点燃人的欲望和激情,当金钱愈来愈容易获得时,人们很快会将其视为自己的终极目标:“金钱使个体完全满足自己愿望的机会近在咫尺,更加充满诱惑,仿佛有可能一下子就获取完全值得追求的东西” [2](P56)。在刘德柱与樊家树之间,沈凤喜的内心经历的是金钱与良心的交战与抉择,我们并未从中发现有情感的因素。她虽然感到愧对樊家树,但又认为富裕后可以补偿他的经济损失,自始至终她只想到用钱来把伤害降到最低,忽略了樊家树对她的情感付出。由金钱带来的发财梦逐渐战胜了她的良心,使得她最终屈服于刘将军。当刘将军把家里的银行折子、图章和账簿放在凤喜面前时,她“不觉嫣然一笑,接了过去”。在整部小说中,作家始终从世俗性的经济基础的角度来考察樊家树和沈凤喜之间的爱情,凤喜是因为钱爱上家树,同样,她也是因为钱离开家树。在爱情、金钱、良心和欲望的反复思量之后,她仍然决定放弃爱情,选择了欲望。表现最为明显的一处是在两人再次重逢的时候,樊家树希望凤喜和他一起出走,但凤喜眷恋荣华富贵,不愿离开军阀,甚至想拿钱补偿樊家树。凤喜的这一行为直接导致了樊家树与她的决裂,加快了自己悲剧的到来。家树一怒之下撕了支票,转身离开。而凤喜被疑不忠而惨遭军阀虐待,最终精神崩溃,悲惨死去,两人终究还是永别了。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因为货币随时随地均可使用,所以它也是在人软弱时面对的最糟糕的陷阱,同时,因为它可以效力于所有活动,所以它在那一时刻向灵魂提供了其最具有诱惑力的一面。” [3](P695),车晓勤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动机理论分析樊沈之间的爱情实质,他认为“导致樊家树沈凤喜之间爱情悲剧的原因,就在于他俩对爱情的需求不同,樊家树迷恋的是沈凤喜的朴实、清秀的自然美,而沈凤喜及其家人惊喜的是樊家树慷慨解囊的金钱,一个爱自然美,一个爱臭铜钱。” [4](P66)。人性对金钱的渴望在金钱的诱惑前显得无比脆弱,正是这样让沈凤喜背叛了樊家树,导致了他们的爱情悲剧。“正是:无情最是黄金物,变尽天下儿女心。”[5](P178),用这一句话来形容樊家树和沈凤喜的恋爱再贴切不过了。而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爱情终将是不能经历风雨的洗涤,不堪一击的。 浅析《啼笑因缘》的悲剧意蕴(2):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57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