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徐州地区治水名人信仰与传统民间信仰的异同点(2)

时间:2020-08-27 15:21来源:毕业论文
17 致 谢 18 一、前言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为防御金兵南下,东京守将杜充在滑州人为地决开黄河堤防,造成黄河改道,向东南分由泗水和济水入海,

17

致  谢 18

一、前言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为防御金兵南下,东京守将杜充在滑州人为地决开黄河堤防,造成黄河改道,向东南分由泗水和济水入海,这也造成了黄河流经徐州地区长达700多年,直到清咸丰五年(1855年)。《明史·河渠志》中称徐州段运河为“河漕”。河漕者,即黄河。明朝建立后,徐州段黄河河道则被用作运河河道,从此徐州段运河被正式纳入到南北漕粮运输系统

明清时期黄河在给徐州地区带来便利水路交通、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水患。黄河水患对徐州地方社会产生了严重危害,在汹涌的洪水面前,地方官员和普通民众无疑渴望得到水神的保佑。明清时期漕运成为王朝的生命线,徐州段运河作为南北交通咽喉和漕运必经之地,大量漕粮由此北上,漕运极为繁忙。为保障漕运的畅通,明清政府在徐州地区实施的治黄保运河工更是数不胜数,繁忙的漕运和频繁的河工导致了徐州运河区域水神信仰的盛行。而这一时期在当地出现的治水名人信仰则更具有地方特色。

纵观前辈学者的科研成果,大多集中于运河的治理和漕运制度的研究,区域性的研究成果较少,关于徐州地区运河文化的研究更是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本文将从这一角度集中论述徐州地区运河漕运的发展和新出现的神祗——治水名人信仰。

本文所指的徐州特指清代徐州(徐州府)管辖下的铜山(包括今徐州市辖区)、丰县、沛县、萧山、砀山、睢宁、邳州和宿迁等地区。时间界限上启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下至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

二、明清时期黄运交汇的徐州段运河

自“黄河夺泗入淮”以来,黄河开始流经徐州地区,在给其带来经济发展便利的同时,因黄河水患的频繁发生,使得这一地区的民众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据《明世宗实录》中记载,“大学士杨廷和等奏疏:经过淮、扬、邳诸州府,见今水旱非常,高低远近,一望皆水。军民房屋田土概被淹没,百里之内,寂无炊烟。死徙流亡,难以数计,所在白骨成堆。幼男稚女,称斤而卖,十余岁者,止可数十。母子相视痛哭,投水而死。官已议为赈贷,而钱粮无所措置,日夜忧惶,不知所出”。[1](P869)《明穆宗实录》也记载到,“隆庆三年(1569 年)闰六月,直隶淮、济、徐、沛及浙东西江、南江北大水,坏城垣,淹田舍,漂人畜无算”。[1](P884)明天启三年(1623 年),黄河“决徐州青田大龙口,徐、邳、灵、睢河并淤,吕梁城南隅隐,沙高平地丈许,双沟决口亦满,上下百五十里悉成平陆”,天启四年六月,黄河“决徐州魁山堤,东北灌州城,城中水深一丈三尺,一自南门至云龙山西北大安桥入石狗湖,一由旧支河南流至邓二庄,历租沟东南以达小河,出白洋,仍与黄会。徐民苦淹溺,议集赀迁城。给事中陆文献上徐城不可迁六议。而势不得已,遂迁州治于云龙,河事置不讲矣”。[1](P2071)以上史料描述了明代黄河水患对徐州地区造成的巨大损害,给当地民众也带来了灾难。

下表所示情况为清代顺治至咸丰年间徐州黄河水灾发生的次数。

年号 统治时间 水灾次数 黄河决口次数

顺治 18年 12 3

康熙 61年 34 徐州地区治水名人信仰与传统民间信仰的异同点(2):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5929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