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是作者游走在自然山水与人文风物中,将笔触深入到中国文化的肌理之中,对传统文化进行了透彻的描绘,展现出一个具有文化良知的文人对传统文化的走向的忧思,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传统文化进行新的思考,即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种种遭际。这既有利于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也有利于更好的地实现现代化。8036
关键词:余秋雨;《文化苦旅》;传统文化;现代化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 To Yu Qiuyu "Cultural Journey" as An Example
Abstract:Yu Qiuyu's prose collection "cultural journey" is the author of walk in the natural landscape and humanistic scenery, drawing deeply into Chinese cultural textur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thorough description, show concern to a cultural conscience writer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is can not but cause us to rethink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lif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This is conducive to better inherit traditional culture, also has realized modernization better.
Key Words:Yu Qiuyu; Cultural Journey; Cultural Texture; Modernization;
目 录
摘 要1
Abstract1
前言1一、现代化对具体物化文化的冲击2
二、现代化进程中非形式性文化的状况5
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遭际7
结语10
参考文献11
致谢12 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文化——以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为例
前言
余秋雨作为一名杰出的当代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早已将“传统文化烂熟于心,西方理性融于血肉”。[1]他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渊博的学识,视野纵横开阔,并且具备了历史的冷静与理性。他的散文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喜爱,而且开创了独特的文风。其作品涉及很多重大的题材,表现出对中国文化、历史和文人的深切关注。余秋雨试图从多个层面对中国文化进行追溯、反思、求新,并对中华文化蕴藏的生生不息的原动力也做了探析。本文将通过对《文化苦旅》的分析,从具体物化的文化、非形式性文化以及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遭际等三个方面探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命运浮沉及价值转换。
一、现代化对具体物化文化的冲击
《道士塔》是《文化苦旅》的第一篇文章,写的是敦煌莫高窟所藏的经卷文物惨遭盗卖损毁,令人惋惜。面对一座座残迹斑斑的石窟,作者看到的是“一个民族的伤口在滴血”。余秋雨的文化散文《道士塔》揭示了一个文化悲剧,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但除了愤怒与悲哀,作者也未能告诉我们出现这样的悲剧的根源所在。人的被“错置”的命运是导致历史荒谬的本源所在,而“家天下”的制度则是民族悲剧必然发生的现实因素,文化认知意识的落后则是这一悲剧产生的文化背景与根源性动因。
1905年到1915年间,俄国、匈牙利、法国、日本等文化学者和探险家在莫高窟以极小的代价从王道士手中换取了一箱箱、一车车的敦煌文物。他们知道这一批文物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按他们的说法,这是从愚昧的中国人手中抢救过来的东方艺术,“是他们长途跋涉,使敦煌文献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些外国人“愿意变卖自己的全部财产,作为偷运一两件文物回去的路费。”
看守莫高窟的是一个姓王的道士,王道士发现莫高窟之后,及时报知官府。当地的官员中也不乏金石家,他们却以东西多运费贵为由,拒绝运送到省城进行保护。这些官僚只是时不时叫王道士拿出一两件文物,在官场上送来送去!而那些被运往京城的文物,也完全没有得到保护和重视,他们“没有装箱,只用席子乱捆,沿途官员伸手进去就取走一把,在哪儿歇脚又留下几捆”,到京城时,这些文物已经零零散散,不成样子!由此可见,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都未能认识到敦煌文物的价值及其对于中国文化的重要意义,致使这些珍贵的文物流落民间和流失海外。故此,余秋雨不禁感叹:“偌大的中国为什么藏不下几卷经文?”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文化: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6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