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论“海岩剧”的叙事艺术+文献综述(3)

时间:2017-05-11 23:00来源:毕业论文
同样,《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也是巧妙地将爱情故事附加在犯罪案件之上。有所不同的是,该剧的人物塑造内心冲突更加激烈,因此也被认为是海岩


同样,《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也是巧妙地将爱情故事附加在犯罪案件之上。有所不同的是,该剧的人物塑造内心冲突更加激烈,因此也被认为是“海岩三部曲”的巅峰之作。剧中的龙小羽和韩丁一个是律师,一个是杀人犯,分别是争议和邪恶的代名词。女主角罗晶晶则是两人的现任和前任女友,而在法律和爱情面前,韩丁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在这充满复杂感的三角恋中,该剧展开了对犯罪案件的回顾。
(二)“海岩剧”的传播过程
很显然,海岩大胆地将爱情引入到犯罪案件中,颠覆了传统言情剧与刑事案件的单纯性的形象,也正因如此,“海岩剧”从八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一直霸占着电视剧荧屏的黄金时段。
《便衣警察》是海岩的首部影视作品,在1987年由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制作而成的十二集电视剧一经播出,可谓是万人空巷、人人争睹,“获得了‘金鹰奖’最佳编剧奖、‘飞天奖’三等奖、公安剧首届‘金盾’影视奖等等,几乎囊括了当时电视剧的所有奖项。”[3]除此之外,海岩也赢得了比影视奖项更重要的市场,也为以后的电视剧出炉赢得了观众。进入90年代之后,海岩又陆续推出《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你的生命如此多情》三部长篇小说,紧随其后的同名电视剧也引发了收视狂潮,其中《永不瞑目》更是荣获了第十八界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女配角、最佳男主角和最受观众喜爱男演员及第751届中国文化奖等众多奖项,海岩的身价也急速升值,“海岩剧”的品牌也随之确立。
品牌的确立为海岩的电视剧作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2003年同名电视剧《玉观音》和《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在电视台的首播,就赢得了很好的反响,海岩也凭借《玉观音》一举夺得“金鹰奖”最佳编剧奖,海岩的作品也获得了众人的极大认可。自1987年的《便衣警察》到2008年的《舞者》,“海岩剧”是二十年经久不衰,这在中国通俗文学里是不常见的,尤其在2011年,新“海岩剧‘生死之恋三部曲’” 隆重登陆江苏卫视黄金档。
作为金字招牌的“海岩剧”,其发展历程可以简单的用三部作品来概括。其一,《便衣警察》——初探市场。《便衣警察》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他的亲身经历,故事以周志明、施肖萌的视角,描述了经历过文革迫害的各阶层人物的经历。主流意识形态下的故事情节处处充满悬疑,加之与大众文化的接轨,《便衣警察》在那个年代打上了主流意识形态的烙印,触摸到了时代的脉搏。这种爱情纠结案情的模式,使得人们每看到公安剧就会想到海岩,凭借这一影响力逐步形成了海岩独特的“案情加爱情”的叙事模式。其二,《永不瞑目》——空前的惊叹。《永不瞑目》放弃了建立高大全的英雄形象,而是着眼在一个自私现实而又阳光帅气的当代大学生肖童身上,间接地体现缉毒刑警的人生价值观和思想追求。海岩塑造的肖童是一个极复杂的多面性人物,他既是涉世未深的学生,又是多变的个人主义者;既是用情极深的痴情人,又是无情无义的负心人,随着缉毒与贩毒的斗争,肖童多变的形象跃然纸上。肖童从一个自我的大学生转变为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英雄,直至付出自己年轻的生命,使得海岩塑造的英雄更加合情合理。“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壮士常怀报国心,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4]的演讲词,从肖童首次演讲的语无伦次,到做卧底与欧阳兰兰躲避到西藏成功戒毒时的慷慨激昂,更加外化了肖童崇高的思想境界。《永不瞑目》的万人空巷,使得更多的人了解了这一类型的“海岩剧”。其三,《玉观音》——巅峰之作。电视剧《玉观音》一反以爱情为主的常态,在电视剧片头即打出了“献给共和国奉献的无名英雄”[5]的字幕,虽然杨瑞与安心的爱情故事仍占很大比例,但是剧中的英雄情结和爱国主义更加凸显。一心渴望平静生活的安心,在最后却选择离开自己深爱的人,重新返回缉毒部队当中;而缉毒队长老潘,携全家搬到最残酷最危险的缉毒一线——南德,这使得全剧都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息。《玉观音》的恢弘主题,使得“海岩剧”这一“案情加爱情”的模式达到了更加成熟的时期,加之时尚元素的加盟,《玉观音》成为“海岩剧”的经典之一。 论“海岩剧”的叙事艺术+文献综述(3):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683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