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实验原理
原理如图1所示。 和 是两块折射率和厚度都相同的平面玻璃板,并且平行放置。 的背面是半反射膜,是分光板; 是补偿板。 和 是平面反射镜,装在与 成45度角的彼此垂直的两臂上。 是固定的, 可以沿臂轴向前和向后平移。从光源处发出的激光,射到 板上,由于 分光板是半反射膜分束,因此光分为两束;第一束光被反射,然后垂直射到 上,再射到 上;第二束光射到 分光板之后,透过补偿板 ,垂直射到 反射镜上,反射光射到 的半反射膜上。事实上, 和 上的反射和距离为d的 和 上的反射等效,其中 是反射镜 的虚像, 与 之间形成空气薄膜。调节 背面的螺丝,要求两组点最亮的点的视图对齐领域的中心,以此形成等倾干涉。两束光形成一系列的同心环状干涉条纹图1(b)。旋转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粗手轮,先找到条纹变化的地方,然后把读数窗口的基准线和某刻度线对齐,在此过程中配合使用读数窗的刻度轮和微调手轮的刻度轮,记下初始的位置 。旋转微调手轮,当看到有N条干涉条纹涌出或陷入时,读出此时的位置的数据 。由公式: 可以算出波长;其中 [11]。
2. 实验内容
2.1 实验方法
2.1.1 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玻璃的厚度
按照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要求和方法,正确调节迈克尔逊干涉仪,使其达到正常的工作状态。
图2是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图。分束板和入射光的夹角是45度,用分振幅法得到两束相干光;它和补偿板平行,来消除附加光程差的影响。 为透镜,对入射激光起到扩束作用;在 透镜的后焦平面会汇聚两束平行的相干光,然后就可以在屏上看到清晰的干涉条纹。为方便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对比,
图 2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
图 3 迈克尔逊干涉仪光程差的形成
当 (也就是 )时,在观测屏上可以看到等倾干涉条纹(明暗交替的同心圆环)。图3是没有放人被测物的光路图,由 与 的位置决定光程差的情况。图中让 到分束板的距离大于 到分束板的距离,取 ,空气的折射率取1,所以光学路程差△为:
根据干涉原理,等倾干涉明条纹的分布满足的条件是: (2)
如果在 和分束板之间的光路中放一个厚度为t、折射率为n的被测物,这时就 到分束板之间的等效光学路径就增加了 。由式(2)得这时的光程差 是:
然后放入被测物,那么等倾干涉明条纹的分布满足的条件是: (3)
选择适当的焦距为 的透镜 ,观测等倾干涉条纹并测它的中心点处的明条纹半径为 ( 很小),并且满足 ,然后有 ; 。式(2)则可以写成: 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玻璃的厚度(2):http://www.751com.cn/wuli/lunwen_7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