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和爱是影片共同的两大主题。它们是最贴近大众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年华,每个人的人生中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感情,而成长更是伴随人生的每个阶段。怀旧的社会学研究中指出“青少年时期是对怀旧体验有着特殊重要性的人生阶段,很少有人生的其他转型像从青春期到成人的转型那样复杂、对比强烈以及持久地充满着命运的不确定性,因此青春期是作为人生其他阶段怀旧的原型框架。”[2]青春是用来怀念的,导演们正是揣摩到大众这种“怀旧情结”,所以影片在表现导演个人审美与人生情怀的同时,也牵住了观众的心。观众对影片的共鸣,大多是来自于他们自身的人生脉络与电影主题阐释之间的共通融合。尤其在现阶段,电影受众的年龄层集中于80后、90后,他们对青春的感悟更加深刻清晰,也更能与导演所要表达的青春主题产生共鸣。
著名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记忆不光是过去时间在我们脑里打下的印记;它是一个看护人,守护着那些对我们最深切的希望和最深切的恐惧、有意义的时刻。”[3]世俗社会的现实与残酷给人们带来了压力和挫折,前途的不可预期使人的精神支柱缺失,人们需要有一个自由的时期,其中一切都是美好的,最好的选择无疑是青春期。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教室、桌椅、操场、宿舍、图书馆等本身是不具有意义的,因为被赋予了情感所以才被记忆。爱情和友情是青春必不可少的话题,情窦初开的悸动,年少轻狂的陪伴,似乎就是我们懵懂青春期的标志。青春校园电影往往以“爱”为线索,讲述一群人青春岁月的故事。
仅从片名来看,便看得出《致青春》和《那些年》的青春怀旧印记,致那些年——我们一起逝去的的青春。影片中时刻透露出青春的意,“校园”本身便与青春紧密相连,具有许多象征青春的事物,比如单车、课桌、社团、校服、图书馆《致青春》中,阮莞第一次教郑微喝啤酒以及后来几个人在小饭馆聚餐,导演都借演员之口呐喊出“青春不朽”的主题,喷薄出一腔青春热血。《那些年》中,最后沈佳宜结婚时,柯景腾的礼包上赫然印着“新婚快乐,我的青春”,这是对他的女孩的告别,也是对青春的告别,也许“那些年”的青春记忆比“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更加深刻。诚然,青春是怀旧的标志,而感情也是值得铭记的。《致青春》中以郑微与林静、陈孝正三个人的两段感情为主线,描绘出他们成长的青春。郑微的年少无知给了林静,青春无畏给了陈孝正,而岁月渐长,以大人的姿态重逢,感情便不再是单纯的模样。《那些年》主要以柯景腾与沈佳宜的感情变化为主线,少年的固执与少女的矜持使他们错过彼此,最后以祝福告别。影片除了爱情外还有友情,郑微与室友从开始的矛盾重重到最后的生离死别,生动展现了女生之间敏感而又深沉的友谊;柯景腾虽与一帮兄弟同时追求沈佳宜,但并没有影响几人的友谊,阿和也是在确定柯景腾与沈佳宜之间“完了”之后才和她在一起,这也许就是男生间的义气。
(二)残酷VS纯真——不同的主题阐释
纵然“青春”与“爱”是青春校园电影的主旋律,但基于地理政治因素、社会历史环境、类型发展现状等方面的差异,大陆与台湾的青春校园电影在主题表达上也呈现出了不同的风格。大陆青春校园电影表现的主题是残酷的现实,而台湾的则更具纯真的小清新色彩。
在整个社会环境的压力和教育方式的缺憾下,大陆青春校园电影总是带有悲情的现实主义意。影片中常常出现堕胎情节,让人扼腕感叹“纯真不在”。在《致青春》中,阮莞便有两次堕胎经历,一次是陪情敌,一次是自己。其实这是大陆性教育的缺失在影片中的呈现,我们在大街上随处可见流产广告,却对“安全套”羞于启齿,严防死守的性教育酿成了“流产低龄化”的恶果。影片中始终贯穿着爱情主题,但似乎每个人的爱情都遭受挫折。林静因父辈的过错抛下郑微,陈孝正为自己的前途抛弃郑微,阮莞遭到背叛,老张的默默守护,黎文娟因为“身份不同”离开男友。校园爱情不再只是纯真懵懂,也赋有现实意。而最信仰爱情的阮莞也是片中最悲情的人物,第一次对饮高呼“青春不朽”的景象还历历在目,结尾时郑微已抚着阮莞的墓说“阮阮,只有你的青春是不朽的。”作为主线爱情中的主角,郑微18岁时称自己为“没有什么得不到的玉面小飞龙”,22岁时哭喊“万恶的资本主义美国,把我的男人还给我”,26岁时醉酒说“我不会一次又一次的相信你。”曾经最看不惯室友抽烟的陈孝正,在最后也吞云吐雾,就像对成长的讽刺。我们敛起青春的锋芒,变成曾经难以想象的成熟现实的模样。 大陆和台湾青春校园电影对比《致青春》和《那些年》(2):http://www.751com.cn/xinwen/lunwen_35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