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淘宝数据显示,自这部纪录片播出后的五天时间内, 零食特产类产品搜索次数高达471万次,环比增长16.3%,共有584余万人在淘宝网上找过零食特产, 2005万人浏览过相关美食页面,成交729余万件。而增长最快的,则是此前冷门的毛豆腐、松茸、诺邓火腿、乳扇等等。其中在纪录片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提到的松茸搜索量增长了两倍,第三集《转化的灵感》中出现的毛豆腐的搜索量甚至增长了48倍。并且第一集向大家介绍的云南诺邓火腿,某个淘宝店里产生了33笔订单,其中有32笔都是在节目播出的当晚拍下的。
五月以来诺邓火腿、奶豆腐和毛豆腐的淘宝搜索情况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在食物上满足了广大受众,还在情感上给广大观众们上了一课。通过观看记录片,使得很多人深刻感受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容易,一些人会想到年幼时妈妈做的饭菜香,远在他乡的游子会产生浓浓的思乡之情,甚至还会有人上升到爱国主义的崇高境界。让观众看到流泪的美食纪录片已经不仅仅是用来讲述简单的美食节目了,它要传达给受众的是带着各种各样感情的食物,除了满足受众对食物的需求,还要在宣传美食的前提下带给受众情感和归属感上的需求。
(二)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在现如今的社会中各种添加剂泛滥,食物的安全问题遭受到空前威胁,我们日常饮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人们不管食用任何东西,都开始喜欢用怀疑的眼光去审视他们,仿佛吃下的不是食物而是毒药。当人们普遍认为现在的餐桌上已经没有放心食物的时候,《舌尖上的中国》是时候的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纪录片里松茸是翻山越岭从大山深处新鲜采摘下来的,竹笋是一锄头一锄头从地里挖出来的,做诺邓火腿的盐是人们自己熬出来的,餐桌上的鱼是渔民们冒着危险一网一网从海里捕捞上来的……纪录片里的所有食材都是天然无污染的,观众根本就不会去想它是否含有防腐剂、着色剂、甲醛、三聚氰胺等等,它以最本质的真诚从内心打动着每一位观众,使观众愿意相信我们吃的食物其实可以变得安全,给人们能吃上安全的食物增添了信心。它唤醒了人们对于传统食物的记忆,让人们对餐桌上的食物有了安全感。
另外,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人们的日常饮食一般以南北为界,北方人爱吃面、馒头,并且喜爱道偏咸的食物,而南方人爱吃米、粉,口也偏向甜。但在《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以前没有接触过的食物,开始尝试更多的美食,并且在吃过以后也开始接受这些食物。《舌尖上的中国》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中国美食,也促使人们的饮食观念也不再过多的局限于南北,它带来的更多是包容,出现了天下美食一家亲的局面。
二、《舌尖上的中国》在电视纪录片纪实性上的成功策略
电视纪录片对于客观现实只能有选择的权利,不管选择客观现实当中的任意哪个部分,都不能改变客观现实本身,所以必须要充分保持客体的客观性。其实纪实归根到底就是强调现实客体这一部分的“纪实段落”,就是指从按下机子开关起到完成长镜头纪录的完整情节性段落的纪录。保持客体的客观性,对于电视纪录片有着重大的作用。因此,在评析一部电视纪录片真实与否时,就是看他纪录的是不是客观现实本身,或者有没有保留真实生活的客观性。
《舌尖上的中国》在播出后能立刻走红荧屏,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就是因为它是一部从根本上还原事实本身真实情况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电视纪录片纪实性上的表现,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浅析《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策略(2):http://www.751com.cn/xinwen/lunwen_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