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新闻事件现场的模拟
新闻现场感,就是新闻事件发生之后所呈现的现场效果。新闻事件一旦发生,就会有其滞后性。新闻媒体往往不可能同时同步完整记录下来,甚至多数新闻事件都是发生之后才知道,再经过对相关知情人士的了解,对事件因由进行准确接触。这时并没有摄录相关视频影像资料,只有较为准确的新闻事实,那又该如何报道?《拉呱》就很准确地引入“模拟现场”环节,并且较为合理利用。所以适度把握“模拟现场”这一手法往往能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2013年01月04日首播节目《老汉醉卧街头,称不回家再喝两口》。讲述一个醉酒青年驾车被交警拦截,醉酒青年下车拔腿就跑。类似事件往往是瞬间发生,记者根本无法记录事件过程,《拉呱》就利用交警记录的相关影像资料,通过调查核实,在荧屏上展现的基本就是事件的原委。通过模拟再现的形式,利用类似场景,加之以镜头晃动来突出男子奔跑急促与慌张的神情,模糊朦胧中就很好地贴近主题。所以在运用过程中,只要把握得当,运用适度,就会融入到事件本身的氛围当中。这一点,在《拉呱》栏目中就得到很好的体现。
(三)“人文关怀+公益行动”的情感表达方式
《拉呱》栏目在情感表达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很贴近老百姓生活。这种特点,是民生新闻栏目生存的根本之道。新闻事件就应该给人以警示作用,帮助老百姓解决问题,真心实意为老百姓服务。《拉呱》除告诉人们新闻事件本身的价值之外,更多的是给与人们最基本的人文关怀。在节目里我们经常看到小么哥批评那些不良分子,但只要运用适度,他们所表达的就是观众心底想要看到的。2013年01月17日首播节目《婆媳上演口水仗,老太打儿一巴掌》。讲述一老太五年前打了儿子一巴掌从此结仇,儿子五年没上门,原因是为一个小麦补贴存折而发生纠纷。经记者调查,找到儿子才发现,原来儿子早已经双目失明。经调解,最终缓解母子二人之间的矛盾。自始至终,《拉呱》都是以人文主义关怀来报到这一事件,情与理贯穿其中,给人感触颇深。其中也不乏主持人对当事人的关心照顾,话语间总会照顾到受害人的心灵感受。
《拉呱》从2006年来,成立“毫光工程”项目进行公益救助行动;坚持不断地救治因脑残而不能自理的男孩;电视义卖爱心白菜来帮助贫困家庭和已经取得不错效果的“小溪书屋”;《拉呱》多年来的公益行动,表现出强大的公益精神,并且为山东齐鲁电视台建立了较好的公益形象。
二、《拉呱》栏目特色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栏目形态艺术化,促使栏目风格趋向本土化
“本土化”是一个事物为适应当前所处环境而做的变化,通俗说就是要入乡随俗。“本土化”主要体现在形式和内容上,就是使《拉呱》更贴近本土气息。因为本土化是地方民生新闻的优势,它最贴近老百姓生活,最能服务老百姓。
1.将新闻与艺术有机结合,实现新闻与艺术的统一
新闻和艺术本来是两个单独的个体。《拉呱》敢于创新,创作曲艺式新闻,将新闻和艺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新闻与艺术的统一。它不仅打破传统新闻就是新闻,艺术就是纯粹艺术的陈旧观点,而且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将艺术融入新闻当中,并被广大老百姓所接受,甚至成为老百姓闲茶淡饭的话题。不难看出,曲艺式新闻发展模式弥补了传统新闻所带给老百姓深沉严肃的样式。《拉呱》作为一档民生新闻栏目一改常态,敢于创新,不是去模仿,而是针对自身需求,面向广大老百姓最真实一面,不仅缓解与老百姓之间的尴尬,而且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以一种唠嗑的形式去解读新闻,并且被老百姓所接受。 山东齐鲁电视台《拉呱》栏目特色分析(3):http://www.751com.cn/xinwen/lunwen_4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