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社会矛盾问题的关联度。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也层出不穷,越来越呈现出扎堆“爆发”态势。拆迁问题、医患矛盾、腐败问题、贫富差距、道德退化等,转型中国各种矛盾突出,给网络谣言的产生造就了土壤。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以来,生态问题也愈发受人关注,于是,关乎环境问题的各种谣言不绝于耳。2013年11月,有网传消息称:雾霾可使鲜肺6天变黑肺!11月18日,“消息”中的该项目负责人、复旦大学教授宋伟民出面辟谣说,该“消息”与事实不符,他本人未接受过类似采访,更未说过“消息”中的此类言论。
三是突发性事件。突发性事件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洪涝、旱灾、冰雪霜冻灾害等;第二类是安全事故,如卫生安全事件、重大交通事故、火灾事故、食品安全、踩踏事件等;第三类是突发性传染病,如非典(SARSS)、禽流感等。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4月21日下午5时许,一则“台湾红十字会:大陆要求先援助五百万人民币才能进灾区”的消息出现在IBTimes中文网上,立即引发网民对中国红十字会的再次指责。此消息一出,中国红十字会的专职监管部门社会监督委员会立即对此事展开调查,21日晚8时,社会监督委员会发布调查结果:“不捐500万就不能进灾区”的消息系造谣。在此次地震中,微博上还流传着军用搜救犬搜救数十位灾民后过度疲劳而牺牲,爸爸号码15193383486(该号码曾出现在不同年份的多次地震救援过程中)的虚假爱心接力的信息,网络谣传成都将于4月22日发生9.2级地震等等,网络谣传信息借地震发生的特殊时期集中迸发。
四是网络媒体的出现,为谣言流通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渠道。虽说网络不是为了谣言而生,但网络的出现推动了谣言传播的发展。网络的低门槛,海量储存,交互性强,网民参与度高,实时传输,虚拟性和匿名性等加速了谣言传播的可能。此外,现代社会正朝着高度媒介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媒体融合不断加速。在新媒体信息传播方式的冲击下,传统媒体把关功能相对削弱,谣言在社会化媒体和主流媒体间自由流通成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主流媒体的判别力,助长谣言传播。
(三)网络谣言的受众及其现状分析
对于大众传播而言,受众通常是指一对多的信息传播活动的接收对象或其他信息的被动接收者。报刊等纸媒的读者,广播电视收听或收视者,网络用户,各种戏剧表演、各项赛事的观众,会场的听众等均在受众范围。与传统媒体大众传播的受众不同的是,网络谣言的受众角色相对不固定,不仅仅指谣言的最终接收者,也包括谣言“二次传播”者。网络谣言的受众可能是普通的网民,也可能是“舆论领袖”,更甚至包括参与谣言“二次传播”的部分传统媒体。
谣言传播归根结底是人在传播,网络谣言是以网民为中心进行传播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增至6.18亿,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45.8%。手机网络用户突破5亿大关,手机网民的快速增长成为该年度中国互联网发展中的一大特点。
同时数据也显示,中国网民向低学历人群扩散呈现继续强化的态势。截至2013年12月底,网民的受教育程度结构依然呈“金字塔”形,中学以下(包含高中、中专和技校)学历人群所占比例高达79.1%,大专以上学历仅占20.9%。低学历网民较2012年有升幅,小学及以下学历网民群体比例升幅尤为明显,中国网民的主要增长点是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群。 网络谣言传播进程中的受众研究(3):http://www.751com.cn/xinwen/lunwen_5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