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我国隐性采访的现状及对策+文献综述(2)

时间:2017-05-03 12:36来源:毕业论文
隐性采访这一新型采访方式在我国由来已久。它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是有依据和根源的,以下将具体论述隐性采访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发展现状 ,包括伴


隐性采访这一新型采访方式在我国由来已久。它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是有依据和根源的,以下将具体论述隐性采访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包括伴随隐性采访产生的有关其专业正当性及现实依据性。
(一)我国隐性采访的发展历程
新闻界对隐性采访这一崭新的新闻概念尚且没有统一的定义。很多研究它的学者都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蓝鸿文教授的《新闻采访学》中对隐性采访的定义是:“隐性采访,又被称为‘暗访’或者‘秘密采访’,是记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不公开自己的记者身份,或隐藏真正的采访意图而进行的一种新闻采访方式”。甘惜分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对隐性采访的定义是:“记者隐瞒记者身份或采访目的而进行的采访。”
综上所述,对于隐性采访的定义可以如此界定:隐形采访也可以称之为隐蔽采访、暗访,记者一般不暴露身份、不透露采访意图,借助各种器械运用偷拍、偷录等手段去获取事件真相,以应对显性采访无法获取的新闻素材的一种采访手段;或以体验式,不用公开手段获取新闻线索的采访方式。其目的在于力避采访中的干扰或阻力,以尽可能获得可以利用的新闻真相。
纵观我国新闻史上对于隐性采访的使用情况,大公报社著名记者范长江不可不提。1930年正值日军狼子野心,妄图入侵我国西蒙,范长江奉命刺探敌情便装成公司职员混入西蒙,及时把日军入侵动向报告给了国民,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是有据可靠的我国最早的一次成功的采访事例,值得后辈新闻工作者的学习和借鉴。20世纪90年代中央电视台连续报道了有关无极药品市场的繁荣场景——《无极之路》同一时间相关部门却接举报称无极县靠着售卖假药得以发财致富。后来央视记者同国家技术监督局几位同志暗访了当时无极药品市场,发现确有其事。这则隐性采访的新闻播映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不足一周的时间,无极假药市场就不复存在。
隐性采访的背景案例可谓不胜枚举,隐性采访的产生可以说是应运而生也可以说是被迫产生,这种采访方式是建立在采访对象被隐瞒的情行下的一种无奈之举,证据或者真相往往是隐藏在幕后需要层层剥离才能显现的,很多采访都不时伴随着危险,在一定条件下才可以使用,但隐性采访的出发点必须要是积极的。如邵飘萍的乔装是为了揭露当时政府的懦弱外交,是有利于整个国家的;范长江深入敌营文护了全中国的利益。
 (二)隐性采访的专业正当性及使用合法性分析
隐性采访从一开始就是伴随着争议的,因为目前我国的法律对此并没有明文规定和界定,隐性采访仍然是一种不甚规范的概念,很多案例表明记者以身犯险或费尽心机的隐性采访都是在打着法律和道德的“擦边球”。但是,现今社会隐性采访真的有其存在的正当性吗?答案是肯定的。首先,从受众角度来看,知情权和监督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这种权利的行使单单靠着几个数量分散的公民是无法达成的,需要新闻媒体去帮助实现。其次,抑恶扬善,清正社会风气也是媒体的职责所在。
2014年2月9日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则暗访东莞五星级大酒店“裸舞选秀”的淫秽录像。录像主要内容是记者暗访了一家酒店的服务人员,偷拍了酒店的“小姐选秀”。了解到酒店的服务已公然涉黄,记者出来后拨打了报警电话并且在车中一直等候,却没有任何警方人员来处理。录像一经播出就引起了轩然大波,紧接着就是东莞出动警力进行扫黄。在网上东莞扫黄案也引起了网友大肆渲染,普遍讨论媒体的做法属于“多管闲事”。我国有很多比这类事情意义大得多的新闻,不曾见央视记者正儿八经去采访。 我国隐性采访的现状及对策+文献综述(2):http://www.751com.cn/xinwen/lunwen_623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