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政务微博与政府形象塑造研究(2)

时间:2021-04-20 20:37来源:毕业论文
关于政府的形象塑造研究:在国外,政府形象研究实质上被组织传播研究和公共管理研究所代替。也正因为如此。国外研究多集中在政府管理和政府绩效上

关于政府的形象塑造研究:在国外,政府形象研究实质上被组织传播研究和公共管理研究所代替。也正因为如此。国外研究多集中在政府管理和政府绩效上,鲜见将政府形象单独列为研究对象的著作与文章。关于政府形象的研究,国外较为具有代表性和应用性的研究成果有美国学者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罗伯特.比什、埃莉诺.奥斯塔罗姆共同编著的《美国地方政府》,美国学者罗伯特.阿格拉诺夫和迈克尔.麦奎尔编著的《协作性公共管理:地方政府新战略》。在国内,研究较为系统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刘晓燕博士关于政府形象传播的研究。主要包括:《政府形象传播的本质内涵》、《政府形象传播的理论框架》、《政府形象传播的系统结构解析》、《政府形象传播的类型和方法》。[2]

二、政务微博概述与政府形象内涵

(一)政务微博的定义

关于政务微博的定义,莫衷一是。政务微博是“政府部门和官员开设的主要用于发布政务信息,倾听公众心声、诉求,与公众互动交流,解决与政府管理有关的实际问题,传达和政府的声音,及时公布相关数据和事件,从而进行网上知晓、网下解决问题的相关微博。”[3]政机构的知名微博如“@上海发布”“@平安北京”“@成都发布”,政府官员个人知名微博如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陈里”。 文献综述

(二)政务微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首先是自2008年开始正式施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网民实现微博问政提供了法律依据。随着我国公民主人翁意识的觉醒,普通民众参政议政的热情高涨,政府部门和政府官员开通微博发布信息,回应网民关注势在必行。其次,低门槛的网络媒体缺乏把关,导致网络上谣言四起,非理性和情绪化的声音往往掩盖了传统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再加之长期以来官方媒体和民间舆论“各说各话”形成的官方媒体舆论场和民间口头舆论场两套话语体系,使得政府部门和政府官员将打通两个舆论场的希望寄托在政务微博上。

2009年8月推出的新浪微博迅速成为中文微博的领先平台,我国有关政府机构和个人也开始逐步体验微博传播,应用于政府信息公开和公众沟通。虽然与国际经验相比,仍处于浅度体验阶段,但也体现出了一些自身的特点:

第一,在态度上颇多忧郁,疑虑情绪浓厚。部分政府工作人员有“网络焦虑症”,特别是微博这种传播范围难以预料、传播速度快的媒介形式,他们担心在微博上说错话,口径难以把握,更担心如何对公众的反应及时响应,因此可能选择更为成熟和稳妥的传播方式。

第二,行业分布上,整体上以团委、公安和政府部门居多,较为多元。据媒体报道,“截至2013年十月底,在全国政机构微博部门分布中,团委微博已经超过公安系统成为政机构中比例最高的部门,比例为29.2%;其次为公安部门,所占比例为21%,政府微博占13.4%;政府微博占13.4%,名列第三。但从全国整体看,发挥良性沟通的政府部门还较少。以我国团委微博为例,在影响力统计中,政府部门所占比例为33%,超过公安部门的28.5%,而团委微博只占到6.5%。”[4]这表明我国团委微博虽然开通的数量较多,但其影响力还有待提高。

第三,使用规范上,缺乏相应的认真了解和研究,尚待战略规划。微博的便捷性带来了诸多好处,但其快速的扩散性也给信息的安全使用带来了挑战,如何把握其传播特性并制定使用策略是政府部门首先需要着力准备的事项。 政务微博与政府形象塑造研究(2):http://www.751com.cn/xinwen/lunwen_7366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