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新闻“快餐化”视域下的编辑应对策略(3)

时间:2017-06-09 21:11来源:毕业论文
另外,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在阅读习惯上发生的变化,也推动了快餐化新闻的兴起。前几年百家讲坛刚刚流行的时候,传统文化的快餐式解读随之流行起


另外,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在阅读习惯上发生的变化,也推动了“快餐化”新闻的兴起。前几年百家讲坛刚刚流行的时候,传统文化的“快餐式”解读随之流行起来。学者们对此褒贬不一,有的认为这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普及,有的则认为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但是读者似乎很买账,厚重的传统名著以全新的方式重现,一改过去“小火慢炖”的形式,变成了一盘盘令人们喜闻乐见的“快餐”,受到了很多读者的推崇。“文化快餐”让人们养成了“浅阅读”的习惯。“浅阅读”即是一种“快餐式”的阅读形式,对阅读内容快速理解也快速忘记。“有些信息根本不经过大脑的思考,即便有些进入大脑也只是碎片化的,浅阅读易于选取那些视图化、图标式的符号进行阅读,读者的思文是跳跃性的、碎片化的。” 从阅读目的上来说,这种“浅阅读”属于一种浅层次的,以消遣、实用、娱乐为主要目的阅读形式。
在“浅阅读”心理的推动下,人们对新闻作品的需求也大多是浅层次的,即使部分读者的最终目的仍是希望在阅读中丰富知识储备,但这些知识也往往是为了拓宽视野、丰富谈资,而很少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修养、增长自己的才识。于是,人们在阅读新闻时偏向于那些能够拓宽视野、丰富谈资的社会新闻,或者只求消遣的娱乐新闻,而这些新闻大多都是一些形式简短,内容缺乏深度的“快餐式”新闻。
(二)新闻“快餐化”的具体表现
新闻领域的“快餐化”现象,无论是在媒体还是受众当中,都有明显的表现:
1.受众阅读和接受新闻的“快餐化”。深度的阅读需要人们静下心来,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和掌握。然而,紧张快速的生活使人们视时间为金钱,也没有过多的精力去阅读大篇幅的新闻。此外,受众面临的信息量太大,又急于获取最新的资讯,往往想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缺乏耐心。于是在阅读时泛而不精、快而不深,只是囫囵吞枣搬地快速浏览,对新闻内容不求甚解,只是简单地了解。因此,从新闻的格式上来说,图片新闻、标题新闻等简短的形式更受读者的青睐。对他们来说,阅读这种新闻,既节省了时间,又获得了信息。
2. 媒体发布新闻的“快餐化”。读者的需求有所改变,媒体也会相应地改变报道方式。为了迎合受众的这种心理趋势和阅读习惯、提高新闻时效性,媒体发布新闻也呈现出“快餐化”的特点:在判断新闻价值时更多地看重新闻的趣性和吸引力,更多地追求商业化效果,而忽视了文化内涵、社会影响力等深层意义。往往给受众提供一些够新够快,但缺乏深度和内涵,不够有“营养”的“快餐式”新闻。这种做法既争取到了时间,又在有限的版面上增加了更多信息量,还能受到读者的欢迎,媒体自然是趋之若鹜。
二、新闻“快餐化”的形成动因
快餐化现象在新闻领域愈演愈烈,并不是一种单纯的跟风效应,它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原因。
(一)受众生活节奏快,阅读时间少
没时间,是读者阅读新闻“快餐化”最直接的原因。如果你肯停下匆匆的脚步去观察一下周围的人,你就会发现:所有人都在赶时间。《新周刊》曾经发表过一篇题为《急之国——中国人为什么丧失了慢的能力》的文章,当中描述了中国人的快节奏生活:“最爱‘快进’,狂点‘刷新’。评论,要抢‘沙发’。寄信,最好是特快专递。拍照,最好是立等可取。坐车,最好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磁悬浮。坐飞机,最好是直航。做事,最好是名利双收。创业,最好是一夜暴富。” 新闻“快餐化”视域下的编辑应对策略(3):http://www.751com.cn/xinwen/lunwen_887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