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浅析社会化媒体对我国公益活动的影响 (3)

时间:2017-06-27 22:51来源:毕业论文
(四)及时的信息公开 社会化媒体特有的开放性、互动性及社区化特点使得基于此平台的公益传播更加便捷迅速,及时的信息公开对于公益活动的开展具


(四)及时的信息公开
社会化媒体特有的开放性、互动性及社区化特点使得基于此平台的公益传播更加便捷迅速,及时的信息公开对于公益活动的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活动的发起需要通过大范围的有效宣传来引起公众的注意,而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其裂变式的传播正迎合了新时代全民公益的需求。其次,在活动开展阶段,通过社会化媒体进行实时的跟踪汇报也是代表公众实现监督权的最好方式,只有保证了活动的公开透明,才能保证其公正合理,保持公众的参与热情。最后,在活动结束时,通过社会化媒体及时的进行活动总结,以此获得公众的信赖并推动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大爱清尘”的发起人王克勤利用微博,在2014年1月22日第一时间发布了该活动的1月简报,自2011年6月15日大爱清尘创立至2014年1月15日累计筹款12181818.83元(其中,中央财政支持245万元),截至2014年1月19日累计救治患者926人;累计助学493人;累计发放制氧机298台;发放爱心包裹7000多个。志愿者达2800多人,在全国已建立了31个工作区站。 信息的及时公开使得公益活动得到公众的监督,更好的在阳光下运行。
二、社会化媒体对公益活动的影响
近几年,社会化媒体不仅发展成为最便捷快速的交流工具,也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各种可能。社会化媒体的及时性和互动性提高了公益传播的效率,公众利用社会化媒体进行议题传播,通过文字、图片或视频的相互结合,使得公益传播充满现场感,增加了网民对公益慈善的信任度。在现代化社会中,社会化媒体成为动员社会,加速社会行动的重要力量,它给予公众更高效地参与公益的机会,促使社会公益迈向现代化。
(一)动员方式更低廉高效
传统社会中慈善动员主要是依靠政府,通过下达文件到各单位进行募捐,用现在的话来说也叫“被募捐”。当下,以往的动员方式显然无法适应公益事业的发展,而社会化媒体特有的传播机制则适应了公益传播的需求。因公益传播有别于其他传播行为,当公益信息被更多公众感知并自发产生公益行为时,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其传播价值。而公众对公益信息传播的感知及参与有赖于公益传播主体的主导力以及信息传播平台的渗透力等多种因素。  
社会化媒体的互动性、交流性、连通性以及社区化等特点使得公益信息传播的渗透力更强,传播主体的主导力也转移到普通公众身上。众多网民利用微博、微信等发现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及时追踪信息,并与发起者及其他关注者进行互动,大大增强了传播效果,动员更加有效。
(二)捐助方式更灵活多样
传统的慈善活动以捐款或邮寄衣物为主要形式,而在社会化媒体下,公益活动得到了多平台的开发,捐助方式呈现更加灵活、多样的特点。在捐款时,社会化媒体公益以电子支付为主,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支付平台募捐和开展公益活动,如2013年“芦山地震”后,腾讯、支付宝、阿里巴巴和新浪微公益等几大网络捐助平台立刻响应救灾募款的号召,纷纷与各个基金会共同开设捐赠通道。通过几步简单便捷的操作就能即时到帐,这弥补了传统的银行、邮件捐款方式的不足;而类似于支付宝这样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介入,使公益事业在社会中的信任度得到提升。
除了捐款,社会化媒体也以各种形式组织开展了捐赠,如微博上发起的“铅笔换校舍”活动,由一根铅笔开始,众多网友包括许多名人迅速加入到这场以物换物的爱心接力中,一根普通铅笔在短短十几天的时间里经过不断的交换就得到了近十多万元的筹款。此外,还有企业、名人利用社会化媒体进行的“你转发,我捐赠”等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开辟了社会捐助的新方式。 浅析社会化媒体对我国公益活动的影响 (3):http://www.751com.cn/xinwen/lunwen_998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