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音乐舞蹈论文 >

李自立小提琴曲《丰收渔歌》的艺术特征初探(4)

时间:2016-12-20 19:36来源:毕业论文
渔歌最初产生于劳动,但渔歌的变迁的时间较长。特别是解放以后,有很多的音乐工作者把原来的渔歌加以发展,让渔歌增加了新的生命力。我们大家都知


渔歌最初产生于劳动,但渔歌的变迁的时间较长。特别是解放以后,有很多的音乐工作者把原来的渔歌加以发展,让渔歌增加了新的生命力。我们大家都知道,渔家素有水上人家的称号,旧社会的渔民备受欺压,生活在最底层,他们随时都有可能会葬身大海,因此不知有多少的渔民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水上的人家连上岸、穿鞋的资格都没有。所以渔歌的旋法、音调、节奏就比较的平淡、低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打破了原有渔歌的一些局限性及框架,让其开阔、热情、明快、奔放。这些作为用在了小提琴上力图器乐化。[4]
(三)乐曲的民族化特征
小提琴曲《丰收渔歌》之所以一首具有民族风格的乐曲,有一方面是因为它借鉴了许多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方法,比如在乐曲的引子部分就是借鉴的古筝琶音的演奏方法,琶音则是具有丰富的民族特点的技巧。
三、小提琴曲的民族化思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个民族有了独特的情趣审与美观,它就必然会形成独特的艺术。由于历史的沉积, 时代的迁移以及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变换使一个民族在一个时代里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文化,那么,用艺术形式发展而来的、具有一定本民族特色的文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民族化”。如何来实现小提琴音乐的民族化呢。中国的民族化小提琴,一定要具有鲜明中国风韵,而不是因为乐器的改变让中国的文化跟着“外来文化”的变化而转变。中央音乐学院的小提琴教授韩里的话讲得很好:“中国已经接受小提琴的音乐,外国的成就吸引了我们,是我们欣赏这门艺术使爱慕这门艺术。但是,我们要知道它的历史,要弄清它的根源,要能‘徒见成功之美,不悟所致之由’而忘记了它来自民族民间的这一基本事。我们要努力发展自己国家小提琴的艺术,要做的东西还有很多,要学的事也海域很多,但我们永远不能忽视创作我们自己民族音乐的作品这件事。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创作,应该说是随着我们国家各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观的变化而发展来的民族化的审美思想。世界各个民族的艺术在基本原理上都是基本类似,但是在风格、形式、内容上都各具风格。那么,要把中国的特色加入小提琴中去,就必然要与中国传统的文化的相结合。李自立的作品正是在小提琴这个外来的乐器上用我们国家的民族的音乐来表现中国文化的。他用他这么多年的小提琴生涯的精力和经验,一向都是按照着他自己所说的“向民族民间学习”,这个信念决定了他的态度和审美观念,同时他作品的本质特征与他作品联系起来,所以,李自立作品中民族化审美形态也是跟他民族化的审美思想息息相关的。
在小提琴民族化中,中华民族精神为前提,还包括了内容、音乐韵以及演奏技术民族化等几个方面。因为,所谓“艺术民族化”,指的是艺术家们创造性地发展和运用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思文方式,对现实生活的一个真实写照,是我们民族独有的思想感情,使创作出来的作品中具有我们国家自己的风格和气派。作品要达到民族化,那必须熟悉本民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艺术和愿望受好,创造性地吸取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点,继承本民族文艺的优良传统,并把它们结合起来,才能写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我们小提琴艺术民族化的最主要的体现在内容上使用本民族的题材,往往能引起本族人民强烈共鸣的,都是那些民族性比较浓郁的作品。中国的传统的戏曲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博大精深的宝库,从以前到现在,创作了很多的优秀的作品,也成为了中国的小提琴音乐内容重要的来源。如《丰收渔歌》则表现了中国南海的美丽景色和渔民丰收时的喜悦之情。然后通过改编和创演,不仅大力弘扬了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也通过了新的形式演绎,为我们的民族音乐事业奠定了基础,也给这些传统文化增加了新的生命力。[5] 李自立小提琴曲《丰收渔歌》的艺术特征初探(4):http://www.751com.cn/yinyue/lunwen_135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