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音乐舞蹈论文 >

浅谈培养中小学生对民族音乐兴趣的培养(2)

时间:2018-07-04 10:47来源:毕业论文
(二)民族音乐的必要性 首先,在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民族音乐教育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如《川江船夫号子》,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船


(二)民族音乐的必要性
首先,在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民族音乐教育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如《川江船夫号子》,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船工们需要在湍急的河流中与惊涛骇浪搏斗,那种“在阎王殿里走一遭”的惊险,不畏艰险的勇敢,震撼着人的心灵。冲过险滩之后又是抒情的段落,表达了船工们对生活的热爱。学习歌曲会让我们学会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只要我们不畏艰险,保持对生活的热爱,我们最终都会战胜困难。学生们在学习这首《川江船夫号子》的过程中,通过老师的启发诱导,让学生能够很容易的去理解这首乐曲的中心思想。如此以来,学生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不仅对中国的民族音乐得到了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提高了自身对于民族音乐的审美能力。
其次,在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方面民族音乐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如瞎子阿炳所创作的《二泉映月》,它所表达的是阿炳一生的艰辛与酸楚,但同时又表达出了阿炳对于美好生活的热爱与憧憬。整首曲子充满着悲伤的情绪。倾听《二泉映月》置身于乐曲之中,就如同自己也经历了人间的沧桑,但又不愿向命运妥协,要与其抗争一样。如中国的经典之作《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这首曲子采用奏鸣式的单乐章标题协奏曲,曲中有“相爱”“抗婚”“化蝶”三个主题,生动的向人们叙述一个古老而凄美的爱情故事。让同学们了解到中国最经典的民族音乐,同时也了解到中国古代的封建礼教。
最后,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中,既可以培养中小学生的发现美能力又能提高认识美的能力。《雨打芭蕉》是对江南初夏时节的秀丽风景和自然风光的生动描绘。曲中轻盈的顿音和轻快雀跃的旋律进行,如同听到雨打芭蕉的淅淅沥沥的声音,如同看见雨中蕉林摇摇曳曳的姿态,展开具有诗情画意的南国风光。又比如在经典的古筝金曲《渔舟唱晚》中,全曲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重点在抒情性,悠扬的歌曲即平稳又流畅。第二部分音乐加速,第三部分快板。全曲形象的展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沉的晚景中,夕阳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在学生欣赏民族音乐的同时,教师还应教授一些基本的音乐专业知识,让学生在欣赏民族音乐的同时,运用所掌握的基本音乐知识,更好的去体验和发现美。
二、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现状
(一)现状分析
在当今社会发展中,中国应试教育的缺陷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学过的成绩,而忽略音乐课。新课程改革后,提倡道德德、智力、身体和美学全面发展,中小学生音乐课被列为必修课程,这时音乐课程才逐渐得到重视,而现代的中小学生都普遍偏爱流行音乐,而中国祖祖辈辈传承给下一代的民族音乐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
(二)现状原因分析
一些音乐教师对于民族音乐认识的不足,加之我们从开始接触音乐这门课程开始,贯穿我们整个音乐课程的大部分都是西方音乐,例如:西方大小调式,西方音乐简史等。导致现在大多数学生对于民族音乐欣赏的能力很差,甚至排斥。
三、培养中小学生对民族音乐兴趣的方法
(一)因材施教
国内外的调查研究与音乐心理实验研究的数据证明,小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随着其生理的发育与心理的发展,每年都在迅速提升。经过调查的研究发现,由于小学生的阅历较浅且处在较弱的音乐萌芽阶段,所以低年级的小学生在音乐审美的过程中对音乐的理解较为简单,这主要是因为自身的情感反应能力较弱、情绪体验较差,还不能充分体验到原音乐作品 的艺术文化底蕴。但在小学高年级以后,由于儿童的日常情感体验日益丰富,对音乐作品的情绪、情感感应、感情色彩的体验与理解也越来越准确、细致。如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下册中的《蜗牛与黄鹂》,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初步的了解到音色的不同能够表现不同的人物形象。《瑶族舞曲》的欣赏,不但能够引导学生感受民族器乐曲表现力的丰富,还能让学生产生学习我国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敢于归来啊哩哩》让学生在了解了彝族的风土人情后,掌握了节奏的把握,同时热爱我们的民歌。 浅谈培养中小学生对民族音乐兴趣的培养(2):http://www.751com.cn/yinyue/lunwen_1876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