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旋律特点
1.节拍的变化在音乐作品中的情感体现
3/4拍常用在稍慢优美的抒情歌曲中,有动荡、摇摆的感觉,正衬托了主人公无措失落的情感。引子部分由3/4开始、由弱到强,刚开始像是在反复的陈述,使演唱者情绪也跟随音乐有了积极的变化。进入歌唱部分后,“风”字由中弱(mp)进入起到了支持和引导音乐的作用,使音乐旋律由陈述变化到了一种迷茫的情绪;2/4拍显得干练、明快,强弱交替明显,主要运用在抒情类歌曲中。该作品中最明显的节拍变化是从62小节开始转为2/4拍,“为什么结下的尽是苦果”,由最后的“果”字表现出主人公悲愤的情感。(见谱例4)
见谱例4:(62-74)
音乐的节拍在这部分与作品整个概况形成对比,情绪中带动着主人公内心的激动与愤慨。在作品的93小节开始转回3/4,情绪稍微稳定,又是一种哀怨的诉说。主人公在生活的逼迫下,对生活的疑问、对现实的无奈,随节拍变化,强弱更加明显,从而带动了情绪的变化。由感慨到陈述,再到最后的不知所措,将主人公子君内心世界的变化展露给听众。情绪的变化使这部分独白抑扬顿挫,丰富的情感也感染了观众。演唱者就需要根据音乐的节拍变化来对歌曲进行演唱处理,使作品强弱分明,情感清晰。
2.力度的变化能使作品中的情感表现尽善尽美
在音乐作品中紧张性的大小主要来源于音在力度上的变化,音的力度的大小与音乐紧张性的大小是成正比的[8]。往往体现在音量加大力度增强;而音量减弱则力度减小。在演唱中声音要强而不冲,用到腰部横膈膜的力量、臀腿甚至是脚掌的力量、还要有强有力的气息支撑。例如“你突然袭来暴风雨,把那甜蜜的笑声淹没。那斑斓多彩的理想,在你怒吼中剥落。”(见谱例1)在演唱这两句歌词的时候,主人公无措以及紧张的情绪被诠释的恰到好处。而空拍的进入更加强了音乐的力度和爆发力。前一句中力度较大,表现了主人公在“甜蜜”中被“淹没”的无可奈何;而后面一句中的“剥”“ 落”两字,气息要拖住、稳定,利用头腔共鸣将声音带出来,将无奈的情感中在低沉的声音中尽情发挥。力度稍弱,体现了主人公美好理想破灭后的失落心情。纵观这部作品,力度张弛有度,演唱者在对这首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中,将每个音力度上的强弱变化和情感的控制都发挥的淋漓尽致[3]。
3.速度的变化使作品的音乐性格更具有感染力
歌曲速度的变化主要是体现在演唱者在演唱处理作品时的快慢上,每一句表现的不同速度则体现着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情绪变化和不同的歌唱状态,这些因素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音乐本身的性格、自身的特色和这首作品的基本形象。而在实际演唱这首作品时,速度较快的时候,在换气的时侯要迅速,并且要有腰部力量的支撑,方能诠释丰富的情感;在作品中,“在人生的长河里”,感慨中含有悲伤的道,暗淡而安静,为主人公后面的疑问的语气“为什么尽是风急浪险的漩涡”做铺垫,前句中速度加快,随之调动演唱者激动的情绪,将这句歌词演唱的急缓适中,是处理的最好状态。而“漩涡”两字速度又缓慢下来,需要演唱者投入到这种情绪中,这样才能使得作品的内容变的更加饱满充实,更加的具有艺术感染力。
三 、歌曲《风萧瑟》的演唱分析
(一)音色在作品中的表现 浅谈声乐作品《风萧瑟》的创作特点及演唱分析(3):http://www.751com.cn/yinyue/lunwen_2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