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乐曲《枫桥夜泊》是由著名古筝作曲家王建民先生,按照唐代大诗人张继《枫桥夜泊》的古诗为题材而创作的,由音乐元素和传统诗词完美结合的经典作品。作品完美表现了中国文人炉火纯青的遣词造句能力,表现了作曲者对“江枫渔火”的感叹和回念。筝曲创作时运用了独特的音乐表现手段和作曲技法,包含江南丝竹、昆曲和江苏民歌的特点,变化音定弦、泛音、点奏等演奏技巧,呈现出典雅诗意、精致宜人的水墨风情,与中国古诗的诗、情、画、意完美结合,给听者无限的想象和感叹。本文从筝曲《枫桥夜泊》的音乐特点和曲式结构出发,分析古筝曲所表现出唐诗《枫桥夜泊》的诗情画意,探究中国古诗词和中国音乐两大艺术领域碰撞产生的奇妙效果。31074
毕业论文关键词:古筝曲 音乐特点 曲式结构 古诗词
序言
在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中,古筝的地位几乎无可动摇。据传,古筝产生于秦地,又名“秦筝”,到了西汉,筝已经成为一种大众性乐器流行于民间。古筝以迷人的音色、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丰富的韵,牢牢占据着中国乐器榜前列,在民族音乐舞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中国传统诗、画入手,以王建民筝曲《枫桥夜泊》为题材,试图用音乐语言和古筝语言来阐释这首脍炙人口的唐诗,充分展示这首诗的诗、情、画、意,让诗歌艺术和音乐艺术发生奇妙的碰撞,让更多的爱好者深入了解中国两大艺术的特殊魅力。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从中国传统诗、画入手,以古筝作品枫桥夜泊为立足点,用音乐的语言和古筝的语言来论证,分析该作品的诗、情、画、意。
论文大致可以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枫桥夜泊》和古筝,介绍古筝的音乐特点和古筝曲目《枫桥夜泊》的写作背景、演奏的技巧和所要表达的情感。第二章开始介绍古筝曲《枫桥夜泊》所展现的诗情。本章内容主要是分析古诗词《枫桥夜泊》和它所要表达的诗情。第三章主要论述筝曲《枫桥夜泊》所展现的画意。本文将会从乐曲的画面感来写。先从中国的传统书画入手,然后再具体论述古筝曲目《枫桥夜泊》所展现出来的画面感。
一、概述古筝和筝曲《枫桥夜泊》
古筝作为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其发展已经历经千年,古筝的作品呈现大都是以演奏、欣赏等方式进行的,关于古筝的音乐也一直收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它的接受度非常高。原因是因为它的音域宽广,高音区清脆明亮,低音区低沉,音色非常优美,古筝的旋律丰富多彩,具有非常大的流动性。
近几年来,古筝在现代曲目的创作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在以中国传统古诗词为创作背景的现代筝曲有:《云裳诉》、《长相思》、《临安遗恨》等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为古筝音乐作品添上了最丰富绚烂的一抹色彩。古筝作为我国传统乐器的代表,能够演奏具有传统文化背景的旋律是它的特长,这也是为什么古筝这个乐器能够和中国古代诗词《枫桥夜泊》完美结合的原因。
现代古筝曲《枫桥夜泊》的成功支出不仅仅是因为它融合了我国古诗词的意境美,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它是一部由钢琴伴奏的现代筝曲。作为西洋乐器中的“王者”钢琴,与我国传统民间乐器古筝这两个乐器相交融,一钢一柔、一奔放一含蓄,它们相互碰撞与交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非常完美的视听盛宴。那么筝曲《枫桥夜泊》想要表达什么呢?
古筝曲目《枫桥夜泊》,它通过抒情典雅的旋律,把姑苏城外的一抹冷月,渔火愁眠、暗红的枫叶、几声悠远的钟声和一叶孤舟所表达出的凄苦愁绪,演绎得淋漓尽致:然后通过高音区的急抹重刮、浓重又急切的的弹奏方式,把旅人内心的那一抹幽怨的心情,以及羁旅游子辗转反侧却难以入眠的的思念家乡愁绪,都畅快淋漓的向我们表达了出来,使我们听者、甚至是演奏者,在面对这首乐曲是时候,这一幅幅画面,仿佛尽在眼前,这一阵阵愁绪,仿佛真的萦绕于心,久久不能释然。《枫桥夜泊》根据素材特点划分,有着明显的三部性特征,构成加引子与尾声的复三部曲式结构。另外作曲家在作品中加入了昆曲、苏州民歌和江南丝竹这些江南独特的音乐素材,使得曲调优美婉转,静谧悠长,给人以“绕梁三日不绝于耳”“三月不知肉”的艺术效果。 浅谈筝曲《枫桥夜泊》的诗情画意:http://www.751com.cn/yinyue/lunwen_27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