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越调传统戏《收姜文》中诸葛亮与姜文的那一场戏中,诸葛亮对姜文的几声呼唤“姜将军哪”,将唱腔、情感、节奏、念白融合在一起,在戏曲伴奏之中,突出诸葛亮内心的深思熟虑,行弦中诸葛亮连呼“姜将军哪”,呼唤声一声比一声强,一声比一声激烈,而且还有情感的融入,将整个舞台气氛烘托的十分到位,很能够带动人心。在《诸葛亮吊孝》戏词中诸葛亮突闻“周郎败回巴丘,口吐鲜血而亡”,甚为震惊。在重锣一击中,他后退半步,倒抽一口凉气,眉头紧皱,双目呆视前方,慢慢吐出一个“这……”字。此时声音虽轻,但情感复杂,分量极重。在这内张外弛、以静带动的短暂停顿中,让观众看到诸葛亮深沉的内心世界和细微的情感变化。
这样的表演方式符合民众的心理,能够获得广大群众对认可与支持,使群众与演员之间能达到审美上共鸣,在情感之上获得成功支持,这也是申凤梅被大众所喜爱的主要原因。而且唱词既通俗易容,又不失风雅,给人以美的享受,不论文化程度高低,学历如何,都能够理解其中的意思,既有生活化,又有艺术性,既有古诗词的意蕴美,又有民众的生活化情景,在雅致中将戏曲的独特韵表现得十分丰富。
在《收姜文》中一剧中,诸葛亮自身的唱词与凤梅先生的本色而不雕琢的念白处理,塑造了与群众心目中理想的诸葛亮形象合二为一,拉进了与观众的距离,增加了戏曲的韵。部分念白中,河南地方方言的有限运用,又给戏曲增添了纯朴的地域特色,既能够生动展现唱词的深邃,又能够增添人物的生动形象,一举两得,这也是申凤梅表演的一大特色。 申凤梅唱腔艺术初探(2):http://www.751com.cn/yinyue/lunwen_39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