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使舞蹈形式多样化编导教师把一个个生动的少儿世界搬到了舞台上:青青的小苗、美丽的蝴蝶、活蹦乱跳的小鱼、地上跑的、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少儿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创作的素材。怎样才能使这些活生生的图景变成具有少儿趣的舞蹈呢?这就要求我们站在少儿的角度, 去发掘童心,诱发童趣,带着少儿的眼光去分析,加工提炼,使之艺术化。同时我们在创编舞蹈时,一定要从少儿的角度出发去思考, 多考虑下这个动作少儿喜欢做吗?他们在做这些动作的时候心中是欢乐的吗?少儿舞蹈的动作,一定要简单,不能复杂,而且最主要的不是这个舞蹈多么有名,而是少儿可以接受。一个简单的例子,你不可能让一个少儿去跳芭蕾。那么“芭蕾”和少儿舞蹈的区别在于哪里呢?首先,少儿舞蹈简单,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少儿舞蹈的动作一定是充满少儿世界的趣性。少儿舞蹈动作简单的原因在于少儿的生理,因为少儿还处于发育过程中,骨骼较软,肌肉纤文细,弹力小,收缩力差,易疲劳。这些特点就觉定了少儿的平衡能力、控制能力较差,所以只能接受简单的舞蹈动作。和少儿生理发育相平行的就是少儿的心理发育, 这也是少儿舞蹈应该充满趣性的原因所在。 因为简单的心理,所以只能接受属于少儿世界的趣。很多有经验的舞蹈创编人员都会仔细考虑上面的几点,比如在编排的舞蹈《童趣》中,就有很多少儿游戏的场面,如跳皮筋、拔河、踢毽子、跳绳这些都是少儿日常游戏时所做的动作,我再加以艺术的处理,提炼成舞蹈动作,通过小演员们的再度模仿、表演,使之成为趣盎然的舞蹈。舞蹈来源于生活,我们要善于观察,多积累,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发现美、体现美、创造美,把少儿生活中那种天真、活泼、稚拙、顽皮的动作,加以提炼、升华,使舞蹈语汇充满童趣。当然,这一点同样在编排的舞蹈《十一点半》中有非常明显的体现,一群小姑娘安静的排着队等待着吃饭,,突然一句“开饭了”,她们兴奋的舞蹈着、歌唱着,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呵护与教育下茁壮成长。这个舞蹈的形式就是抓住了少儿喜玩、喜乐、喜热闹的性格特征创编而成的, 所以很容易就能唤起少儿的情绪共鸣。 同时在舞蹈 《十一点半》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简单充满趣性的吃饭动作,易于少儿在舞蹈中的学习以及表达。比如舞蹈中,一组一组排排坐的动作,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而且通过舞蹈中小朋友们扭动身体的趣动作,使舞蹈在一开始便充满趣性。接着,有小朋友挑食、闹脾气不吃饭,鼓着嘴的动作,完全诠释了舞蹈中趣的所在。再比如,小朋友们吃完后觉得饭菜可口,吃完了添碗的动作,虽然夸张,但是却符合现实生活中小朋友们吃饭的场景。这一系列的趣动作,便使得舞蹈看起来很具有少儿天性使然的调皮,而且充满趣性。对于学习舞蹈的小朋友,充满了吸引力。 趣味性在少儿舞蹈《十一点半》编创中的重要作用(2):http://www.751com.cn/yinyue/lunwen_41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