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传统民歌——现代民歌的基础音调
传统民歌主要是指清中期以后到民国期间的民歌,其中情歌所占比重较大,有《盼五更》、《怨佳人》、《小兰花》、《张家二姑娘》等;再就是是劳动号子类,即人们在劳动中为了协调动作、活跃情绪所唱的歌曲,特点是节奏明快、铿锵有力,形式为一人领众人合。流传较广的有《打夯歌》、《蛤蟆吵湾》等。与河运相关的《开舟号》、《行船号子》、《纤拉号子》等多流行于夏津西部运河沿岸一带的村庄。
(三)革命历史民歌——夏津民歌发展的高潮
革命历史类的民歌是指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歌曲,广为传唱的有《万众一心打鬼子》、《骂蒋匪》、《劝郎抗战》、《打死杨老英》、《模范司令员》、《妇女翻身歌》、《妇女识字》、《老百姓闹翻身》、《小奴五更骂蒋匪》、《心里恨》等。1981年版的《夏津民歌集》收录了140首民间歌曲、号子和曲牌,其中新民歌和革命历史歌曲就有33首之多。
(四)新民歌——继往开来谱新篇
夏津的新民歌兴起于50年代,是在挖掘整理原有传统旧民歌的基础上融合现代元素逐渐发展起来的,主要参与者有徐书森、宋云庆等人。部分歌曲是在原有曲调的基础上加以改编填上新词而成的,如《四季花开》是以《尼姑思凡》的开始乐句、《平调》、《锯缸》中的一句加以紧缩整理改编而来的[3];《暖小猪》这首歌颂公社饲养员的歌曲是根据当时流行于城南栾庄一带有世俗趣的《村西小苗》一曲加以改编重新填词而成的;以戏剧《拾玉镯》的舞台形象改编而成的《王大娘喂鸡》,曲调风趣幽默,成为了新民歌的代表作。
自建国至今的60多年间,夏津民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逐步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扶持下,从演唱到表演形式逐步形成了科学完整的程式,在艺术水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就以夏津民歌最具代表性的几首歌曲为例,具体表述新民歌的发展:
“四季花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作为一种吉祥纹样出现的,创作一首以它为歌名的民歌无疑是新颖的尝试。当时正值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过上了当家做主的日子,生产生活的积极性迅速高涨起来。但是在社会上对于婚事的操办,新旧思想并存,于是中央适时提出了“婚事新办”,去掉以往陋习。此时在县文化行政部门工作的宋云庆接到省文化局的通知,要拿出家乡的传统民歌或群众新创作的歌曲参加山东省歌舞会演,于是就动了写歌的念头,《四季花开》就这样应运而生。《四季花开》唱出了两个年轻人从恋爱到结婚的全过程,虽然没有嫁妆但是依然透漏出甜蜜和幸福。这个概念突破了当时的旧观念,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形成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这首歌曲引用了迎春、白莲、秋菊、腊梅等分别代表四个季节的典型花名作为引兴,歌词既是一个故事又有抒情色彩,流利上口,易学易唱。这首歌曲适时反映出了建国初期人民的新的精神面貌,把歌颂人民高尚的思想境界作为歌曲的灵魂,将移风易俗的主题通过一对青年男女的婚事体现得淋漓尽致,再结合当地流传的曲调《尼姑思凡》、《平调》、《锯缸》的运用,这首欢快的歌曲很快就广为流传了。
《四季花开》于1958年8月13日问世,9月3日便代表夏津参加了在山东剧院举办的山东省跃进歌舞会演,获得了词曲创作、音乐、演员、演出四项一等奖,由当时省文化局王统照局长同演唱者李桂兰三次谢幕掌声不绝[4]。9月5日《大众日报》刊登了《四季花开》和李桂兰的照片。随后,李桂兰同山东省跃进歌舞团到各省市巡回演出,进京在怀仁堂向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汇报,受到了周总理和谭震林副委员长的亲切接见。1963年获得山东省跃进歌舞会演演出、创作奖的歌曲得以灌制唱片出版发行,同年山东电影制片厂将《四季花开》、《王大娘喂鸡》、《暖小猪》等优秀曲目搬上了银幕。1978年11月和1979年春节期间,山东广播电视台将《四季花开》、《王大娘喂鸡》编入“每周一歌”向全省播放,由此将夏津民歌的影响扩展至全省。1982年,以上三首民歌先后被编入《山东民间歌曲选》和《中国民歌集》,将夏津民歌的影响扩展至全国,对夏津民歌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北海舰队政治部文工团集体改编的乐曲《军民鱼水情》就是以《四季花开》为原型,这是夏津民歌得以流传的光荣历史。 浅论夏津民歌论文+文献综述(2):http://www.751com.cn/yinyue/lunwen_6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