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音乐舞蹈论文 >

中国近代教会学校中的学前音乐教育发展述评(2)

时间:2021-05-17 22:28来源:毕业论文
7 3.3 教会学校的发展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新学的发展 7 结 论 9 参 考 文 献 10 致 谢 11 1 引言 我国近代的教会学校是一个特定时代的产物。在1840年鸦片战争

7

3.3  教会学校的发展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新学”的发展 7

结  论 9

参 考 文 献 10

致  谢 11

1  引言

我国近代的教会学校是一个特定时代的产物。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随着中国甲午战争等一系列战争的失败,中国封闭的大门被列强的炮火无情的给打开了。于是,各国的传教士纷纷的踏足了中国的领土。为了西方列强实现其推动中国基督教化的目的,配合传教的需要,传教士在中国办起了各种类型的教会学校。教会学校在中国的百年时间内,对中国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学前音乐教育作为我国起始教会学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我国近代学校的音乐教育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根本没有办法忽视的。

1.1  近代教会学校的概述

教会学校[1]在我国是最早出现的西方教学模式,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35年,那时的一名英国传教士古特拉富夫人(即郭士立夫人)在澳门设立了第一座女塾,但是后来由于鸦片战争发生的前夕,中英关系日益趋于紧张的原因,该校于1839年5月停办。而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随着中国闭关锁国了两千多年的国门被打开了,西方的宗教在中国的传播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西方侵略者除了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侵略外,还利用各种方式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教会学校就是文化侵略的手段之一。随着各国传教士纷纷的进入中国,创办了各式各样的教会学校对中国开始野蛮的文化侵略。文献综述

1.2  近代教会学校的发展

我国近代教会学校[2]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2.1  从19世纪初到第二次鸦片战争

早在鸦片战争之前,外国的许多传教士就已经纷纷在中国沿海的岛屿与城市开始开设学校,并以此作为向中国大陆进行文化侵略活动的准备。例如,最早来中国的基督教传教士马礼逊教徒,在1818年期间,在马六甲海峡就开设了一所“英华书院”,这是在华基督教教传教士在南洋设立的第一所教会学校。该学校规定,为宣传基督教所有学生必须学习英文和中文。1835年,马礼逊死后的第一年,在广州、香港等地的传教士和商人组织了一个“马礼逊教育协会”,以此用来纪念马礼逊在教育等方面的巨大“贡献”。1843年该教育协会在香港开办第一所学校,学生约6人。1849年因缺少经费,学校停办。在1869年,因为种种原因,该会也被迫自动解散。

在1839年的时候,美国的一名著名的教会传教士布朗(S·R Brown)在广州当地开设了第一所小学 ,可是由于和当地居民关系的不和睦,不久之后他就被当地的居民赶走,转而他的小学校址就被迫迁往了澳门,继而他的学校又在1842年再次的迁往香港。中国近代第一名留美学生容阂和第一名留英学生黄宽,都在1841年进入该校学习。《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的各种教会的传教士液开始大量进入中国。这些传教士除了传教外,大多数还都在自己的家中或教堂内附设学校[3]。1844年,由英国“东方妇女教育促进会”所派遣的阿尔德赛使者,在宁波开设了中国最早的教会女子学校。在1845年,美国的长老会在宁波建立了一所学塾,到1867年该校被迁往杭州并命名为育英书院,随后又发展成为之江大学。

1.2.2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到义和团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进一步利用教会学校进行对中国的文化侵略。他们历次逼着清政府,并且与其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从而在中国的土地上获得了许多特权。也因此,外国的侵略者可以大肆不断地派遣传教士深入中国各地,以传教为目的开设了许多学校,实施其奴化国人的教育。并以文化侵略配合其政治、军事、经济的野蛮侵略,对中国新教育的发展进行全面控制。 中国近代教会学校中的学前音乐教育发展述评(2):http://www.751com.cn/yinyue/lunwen_7517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