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建立高素质的专业团队15
(五)建立评估基层低保工作的指标体系15
八、总结:城市反贫困社会政策的转向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18
一、引言:城市反贫困政策向何处去?
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和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单位体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社会结构发生了转变,很多企业也都发生了转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量城市中的职工下岗待业,尤其是那些缺乏个人竞争能力的劳动者很难在城市里谋求到职位。他们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因此,这类人的生活就不可避免得陷入了困境。当然,我们得国家对此也采取了一系列的城市反贫困政策。
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例,1993年5月,上海市率先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取得良好社会效果。1997年9月,国务院在此基础上发出《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截至1999年9月,全国所有市镇均建立了这一制度。在此基础上,国务院颁布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并于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低保制度推出之后,国家在不断完善低保制度的同时还兼顾了就业和医疗方面的社会救助制度,如1998年“两个确保”的实施;2002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2005年《加强城市医疗救助基金管理》的颁布等等。这些政策的出台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兼顾了社会的公平,文护了社会的和谐发展;2007年颁布了《劳动合同法》;2008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根据国家民政部数据统计,2011年9月,我国的低保人数有22687070人。截止至2013年2月,我国的非农人口数为470585840人而低保对象数为21278718。由此得出,低保对象占非农人口比例为4.5%。很显然,虽然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我国的低保人数有小幅的下降,但是,城市贫困问题仍旧是非常显著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去更有效得完善城市反贫困的社会政策呢?回顾贫困问题,城市的贫困问题由来已久,却仍旧是亟待解决的。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只有不断得去改革去创新,国家的未来才能有出路。
该课题主要研究的是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反贫困的社会政策的演进历程、阶段特征和实践转向。本文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与创新并且整合出一些新的理论依据,为城市反贫困政策赋予新时代新的定义。其中,城市反贫困政策的实践转向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方面,救助主体发生了改变,从原本的“单位”为主体的救助模式逐渐转为以政府为核心,多方责任为辅的多元化救助主体。救助目标也从原来保障物质生活渐渐转变为精神的健康。救助的理念也由原本的个人生存保障到“助人自助”的能力建设。旨在减少低保人员自身的“福利依赖”,强调其回馈社会的义务。救助的原则将会从社会保障逐步向社会保护发展。本文将着重于从城市反贫困政策的历史演进中寻求出未来实践转向的突破点,整合出一系列的理论与事实依据,为完善城市反贫困社会政策出谋划策,窥视其演进的本质,更具体地去分析找寻正确地实践转向。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框架
(一) 已有研究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于城市贫困问题也出台了相应的、不断完善的反贫困政策。“贫困”一次对于大众来说并不陌生。然而,中外学者也都纷纷对此词进行了一些系统的定义。
英国的奥本海默认为:“贫困是指社会上、情感上和物质上的匮乏(Oppenheim,1993)”。阿玛蒂亚 森(2001)则认为“贫困意着贫困的人口他们缺少一些必要的生活的服务和资料。”我国学者总结:“所谓的绝对贫困,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和家庭依靠劳动所得或其他合法收入,不能满足其基本的生活所需,生命的延续受到威胁。而所谓的相对贫困,一方面则是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贫困线不断的提高而产生的贫困,而另一方面则是指在同一个时期中,不同地区之间,各个阶层之间,各个阶层内部不同成员之间的收入差别而产生的贫困(王朝明等,2005,转引自魏后凯等,2009)。”当代学者李红波认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贫困”的性质发生了改变。“经过了十几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之后,中国城市贫困人口经过多次再就业行动的过渡,截至目前仍滞留在贫困群体中的大多数是能力不足的人了。即:由缺乏机会导致的大规模城市贫困,正逐渐转变为由缺乏能力而导致的分散性的个体贫困(李红波,2011)。” 城市反贫困社会政策演进历程阶段特征和实践转向研究(2):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10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