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是一个贯穿于物流设备整个寿命过程的完整体系,也是物流设备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设备可靠性的基础是元器件的可靠性,然而,不是全部使用最可靠的元器件的设备可靠性就一定高,而是要经过合理的设计,恰当的组装和使用才能实现高可靠性系统,这也是人们研究可靠性的意义[1]。
尽管作为物流设备基本属性的可靠性随着产品的存在而存在,但可靠性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只有十几年的历史,但它不仅影响设备的性能,而且还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可靠性技术发展的历史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可靠性研究的萌芽阶段(20世纪30年代一40年代)。1939年瑞典物理学家威布尔采用链式结构来结构强度和寿命问题,由此给出了威布尔分布函数,这是可靠性分析及寿命检验的理论基础。同年,美国航空委员会给出了飞机事故率,这是最早的可靠性指标。1949年美国无线电工程协会成立了可靠性技术组。
第二阶段是可靠性技术的形成和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50年代初美国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可靠性研究,并且在1952年成立了一个由军方、工业部门和学术界组成的电子设备可靠性顾问委员会(AGREE),由它对电子设备的可靠性设计进行指导,1955年可靠性顾问委员会实施一个从设计、实验、生产到交付,储存和使用的全面的可靠性发展计划,并于1957年发表了《军用电子可靠性报告》,成为可靠性发展的奠基文献,标志着可靠性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可靠性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第三阶段可靠性技术全面发展的阶段(60年代到70年代)。20世纪60年代可靠性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人们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可靠性的军用标准和国际标准。1961年原苏联的研究人员把宇宙飞船系统的可靠性转化为各个元器件的可靠性进行研究,英国、法国等国也开始了可靠性技术的研究,同时失效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故障树分析等两种系统可靠性分析技术得到了发展。
第四阶段可靠性技术发展进入成熟的阶段(80年代以来)。80年代,可靠性朝着深层次发展,主要内容是实现可靠性保证。1985年,美国提出了在2000年要实现“可靠性加倍,文修时间减半”的计划并且开始实施。由于集成电路的越来越复杂,测试难度不断增大,这时故障诊断技术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提高了测试精度和设备的可靠度。
我国的可靠性研究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钱学森同志曾提出“可用两个不太可靠的元件组成一个可靠的系统”,但是直到80年代才得到发展。80年代中期建立起了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信息网,同时还颁布了《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手册》,制定了一系列的关于可靠性的国家标准以及军用标准,用以加强可靠性的法规文件,并且召开了很多可靠性学术交流会、研讨会,推动了可靠性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长征火箭的可靠度从0.91提高到了0.97,它是目前中国可靠度最高的运载火箭。神州五号的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我国的航天领域之所以能够取得一系列的成功就是有可靠性技术来保障。
1.3.2 可靠性分析方法的应用
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所谓可靠性工程是以保证和提高产品可靠性为目标,在给定资源条件约束下,在全寿命周期过程中,最大程度地纠正与控制各种偶然故障,并预防与根除各种必然性故障的工程技术[1]。
可靠性分析是贯穿于产品的设计、研发到应用的整个过程,它是可靠性工程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在可靠性设计阶段就必须对设备以及设备中的每个功能单元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找出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目前工程上经常应用的可靠性分析方法有:故障模式影响与危害性分析、故障树分析(FTA)、(GO法)、电路容差分析、耐久性分析、有限元分析,下面简要介绍下这几种方法: FMECA物流设备的质量与安全可靠性分(4):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13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