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减少支出,医疗卫生实施配套改革
由于医疗服务市场与医疗保险市场的特殊性和相关性,导致了医疗卫生改革对医疗保险制度运行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实施行之有效的医疗卫生改革将有利于减少医疗保险费用支出。
⑴ 加大预防保健投入
要努力做到把健康人群带入人口老年型社会。延长健康期,缩短带病期和伤残期,并尽可能提高老年人的自理能力,是一项长期奋斗的目标。为此,要把促进人群健康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从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入手,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开展重点人群预防和疾病的监测,对40岁以上人群定期体检,重视老年病的预防和康复,提高老年人自我保健能力,减少伤残和依赖。要整合现有卫生资源,调整预防和医疗投入比例,重视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投入,开展农村贫困地区的医疗救助工作,加大老年医学基础研究投入。要加强对老年期健康生活的指导,推进各项有益老年期健康的文体活动,发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运动项目,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帮助老年人确立合理的心理期望值,增强其自我心理调适能力提倡老年人自强、自立。要重视对老年人膳食结构的指导,发展老年健康食品和保健品,发展为老年人服务的产业,满足老年人对设施、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要特别重视社区卫生保健工作,把疾病预防工作纳入医保制度改革的整体框架中,要发展全科医生,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逐渐改变人们的健康观念,全面开展家庭保健工作,扩大家庭病床的使用量。社区内要安排老年人活动场所,建设健身设施,方便老年人口的体育锻炼。社区应积极组织各项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把卫生保健事业真正落到实处。
⑵ 鼓励门诊医疗下沉社区
缓解老龄化对医疗保险基金的压力,除了调整宏观政策,完善医疗保险办法以外,还可以通过引导合理就医,控制老年人医疗费的上升势头来得以实现。
目前各地大部分三级医疗机构门急诊量一直据高不下,医疗服务已近饱和或超负荷,而大部分一、二级医疗机构却常常门庭冷落,这一方面使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增加,同时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为此,针对老年人医疗特点,上海研究实施了门诊医疗下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具体实施办法,通过减免挂号费和诊疗费等措施鼓励参保人员与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将一般门急诊医疗定点在社区,重病、大病实行逐级转诊制度,目前已有近,10万人主动“签约”。该项措施的推行将有助于降低退休人员的医疗费用支出,并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良性机制。
⑶ 加大教育和科学的支持力度
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迫切需要大力发展老年科学和教育。与国外相比,我国在这方面严重滞后。美国从20世纪30年代就开展老年学研究,40年代国际老年学学会成立,说明老年学很早就引起他们的重视。而我国目前老年学的研究和教育基本是空白,高等院校不设老年学课程,没有老年学专业,也没有设置老年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点。作为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老年人口大国,我国没有一所正规的老年病医疗研究机构,人口老龄化需要的护理和照料人员严重不足。1998年我国医护人员比为1:1.1,远低于1952年的1:2.26,也未达到卫生部规定的1:2,2000年我国护理人员与实际需求相比尚缺,336万人。如果实施老年护理保险制度,老年人口护理的需求将被进一步“释放”,需要护理的病人会不断增加。还有,我国全科,家庭医生奇缺,康复医学发展缓慢,衰老机理研究投入严重不足。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医疗保险的影响及对策(10):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1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