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方面,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普及,现代家庭越来越以核心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为主。为了应对激烈的社会竞争,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现代家庭中的父母双方大都需要努力工作,双职工家庭大为增多。在这样的家庭中,父亲通常只专心工作,而母亲却要在忙完工作之后还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家庭上,因而孩子与母亲相处的时间较多,而与父亲相处的时间有限。长期以往,就会导致一种“父爱缺失”现象,严重影响幼儿认知能力、自控能力、自信心和和语言等核心技能的养成,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所谓“父爱缺失”,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少得到父爱或父亲在子女教育中参与很少,甚至孩子没有得到父爱或父亲没有参与子女教育的状况(李勇等,2008)。无疑,幼儿园中女性教师的主导地位显然会使这一情况加剧。
与女性教师相比,男性教师通常更为理智、勇敢和坚强,更具备独立性、果断性和自信心等性格特征。这对于幼儿园的幼儿,特别是男孩子,是一个良好的模仿和学习的榜样。所以说,男教师们可以以其独特的性格特点, 在幼儿园的保教过程中与女教师们相互补充,让孩子们在性格发展的过程中,既具有温柔细腻、极富同情心和耐心等女性特质,也具备独立勇敢、理智坚强等男性特质,为幼儿的成长提供更加全面的发展模式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不仅对幼儿家庭中的“父爱缺失”可以起到很好的弥补作用,也能帮助孩子们,特别是男孩子们,建立健康完整的性别角色认同。
从教学特征上说,由于女性思文模式和体能等因素的限制,幼儿园中的女性教师会倾向于给幼儿们讲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甚至是极富幻想的童话故事,做体力要求不太大的室内小游戏。而男性教师则更倾向于给孩子们讲各个朝代的历史故事或者是各地的风俗民情。这在无形中会丰富孩子们的人文素养,也更能激发他们的探索外在世界的好奇心。在做游戏的时候,男性教师们更倾向于那些能够很好的带动活动氛围的、运动幅度比较大的游戏,并且尽可能的融入孩子们,与孩子们产生更多的互动,这不仅包括表情言语上,更是肢体动作上,对儿童运动细胞的发展和坚毅品质的塑造都有好处。同时,有研究发现,当幼儿和男教师在游戏中反应积极活跃时,其日后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也会较受欢迎(徐志国,2009)。也就是说,与男教师互动较多的幼儿更容易获得同伴的认同和交往的机会,而同伴们也更喜欢同与男教师相处融洽的幼儿交往。这表明男教师们对孩子们的社会交往产生了一定影响。
可见无论是在性格特征还是在教学特征上,幼儿园男性教师较女性教师而言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在社会对其的强烈需求和其自身具备如此优势的情况下,幼儿园男性教师却仍显得极为缺乏。的确,在幼儿园任职的男性教师人数与女性教师人数比起来简直就是“万花丛中一点绿”,因此很多人才会戏称他们为“国宝”。并且,由于种种条件限制,他们很少能够得到来自家人、朋友和社会的支持(Sule Erden & Ozkan Ozgun & Munire Aydilek Ciftci,2011),更别说能得到重视、保障和长久发展的机会。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得不到社会的尊重,仅仅只是人们口中的“男阿姨”“男保姆”。从某种程度上说,幼儿园男性教师已然成为了一个“弱势群体”。
本文主要通过对上海市P区D幼儿园进行深度调研,对当前上海市幼儿园男性教师的弱势现状进行了局部研究,并在之前学者们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本次调研结果从社工角度对幼儿园男性教师的弱势状况进行分析,最后对如何改善幼儿园男性教师的弱势现状提出若干的对策和建议。 幼儿园男性教师弱势状况与社工介入策略研究(2):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17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