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国内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进展
Table 1 Research progress of domestic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 研究时间及人员
常规趋势法 乌鲁木齐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3] 1992年施雅风、曲耀光
黑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4] 2000年曲耀光、樊胜岳
模糊评价法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5] 2012年孟丽红、陈亚宁等
合肥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6] 2014年邢军、孙立波
大连市水资源承载力分析[7] 2016年曹永强、朱明明
主成分分析法 富阳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8] 2008年袁伟、楼章华
中国31省市2010年水资源投入产出分析[9] 2012年李志敏、廖虎昌
系统动力学法 中国西南岩溶区的水资源承载力[10] 2011年何仁伟、刘邵权等
水资源承载力约束下小城镇经济发展[11] 2011年卢超、王蕾娜等
多目标分析法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12] 2008年马国军、林栋等
如表格所示,我国对于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对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供需关系的研究,研究对象一般为区域水资源及被承载对象,例如人口、经济、生态的结构、规模及未来发展变化的分析。根据这个思路区域内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成为我国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基本思想。
鉴于近年我国利用各种研究方法在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方向上取得了喜人的成果,研究将从影响水资源承载力各因素出发,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影响,将中国作为研究对象分省尺度地考虑水资源承载力各影响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水资源承载力做出评价。 WRCC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中国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2):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27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