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肆意活动而作用于周边环境所导致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所造成的影响 [8]。笔者认为环境问题可以划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种,原生环境问题如洪涝,干旱,滑坡等自然灾害;而次生环境问题则是由人类的肆意活动,过度的破坏而引发的如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等问题。
2.环境意识
环境意识是民众在主观上对环境问题的理解水平以及对此而采取环境保护行为的能力程度的一种表现。
3.环境行为
环境行为,是指可以影响环境保护行动或生态环境品质的行为表现[9]。既可以是正面的,如垃圾分类等,它是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行为;也可以是负面的,如乱丢垃圾等,它则是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二)量表设计
1.环境意识
本文的环境意识量表采用邓拉普修订的名为“New Ecological Paradigm”的量表,主要包括五个重要方面:(1)对自然平衡的看法(第3、8、13项);(2)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看法(第2、7、12项);(3)对人类例外主义的看法(第4、9、14项);(4)对生态环境危机的看法(第5、10、15项);(5)对增长极限的看法(第1、6、14项)(洪大用 2006:76)[10]。该量表是公认的测量“环境意识”这一复杂概念使用最多的量表,尽管人们对修订后的NEP量表评价褒贬不一。本文将直接采用邓拉普等人2000年修订的“New Ecological Paradigm量表”来测量南京市城乡居民环境意识。题号1、3、5、7、9、11、13、15设置为八个正向问题,依照赞成、无意见、反对的回答依次赋值为3分、2分、1分;量表中题号为2、4、6、8、10、12、14设置为七个负向问题,依照赞成、无意见、反对的回答依次赋值为1分、2分、3分。于是,被调查者回答问题后得到答案并计算得分,该量表的分值范围为15到45分,由此可以得到环境意识量表 城乡居民环境意识的影响因素研究(3):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28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