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研究现状
2 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
2.1基本概念
2.1.1失独家庭
失独家庭在当前的学者中并没有一个完整而明确的定义。根据2001年我国出台的关于失独家庭扶助制度中的规定,可将失独家庭定义为失去独生子女的中老年年龄段父母亲家庭,并且失独家庭父母亲基本丧失再生育的能力,不愿意再收养或者领养子女的家庭。 根据这一概念,笔者将进一步说明这个概念的特征:
(1)失独家庭的父母亲成员大多数是出生于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人,他们在上个世纪80年代赶上了政府颁布的计划生育政策,只能生育一个独生子女的规定。在中老年时期由于意外导致他们的独生子女亡故而本身又丧失了再生育能力,对家庭和父母亲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和伤害。
(2)失独家庭概念范畴是不包含无生养子女、领养以及再生育子女的家庭。从失独家庭表面含义即可得知,失独家庭本来是曾经有子女组成的健康家庭,由于子女意外离世而导致的家庭成员不健全。
(3)家庭成员的丧失导致家庭角色不健全。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认为,人在社会中就是在不断扮演着不同角色的过程。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意外发生,导致了角色失调现象的出现,包括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等。失独家庭中子女的意外丧失,使得“父母亲”称谓突然消失,令失独家庭成员难以接受,易造成角色中断等冲突,继而引发心理疾病和社会矛盾等问题的相继出现。
2.1.2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其概念在大众生活中并不陌生,通常泛指在正式组织中从事的非本职性、公益性的工作。但是,在此所指的“社会工作”是科学意义上的,由英文“social work”翻译而来,“特指专门从事社会服务的职业性活动”。 在相关教材中,被定义为“持利他主义的助人理念、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用科学的方法主任的服务活动”。
2.2研究方法
失独家庭问题中的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方法主要有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社工在介入每一个失独家庭中是运用个案工作的方法,本着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为每一个失独家庭中的案主进行服务的。共性主要指社会政策方面的影响,为同一类型和性质情况的家庭提供切实的、具有针对性的帮助。个性强调的是在每一个案主中的社工介入,根据每一个案主不同的性质和特征,具有单一针对性的、一对一的进行服务和帮助,帮助失独家庭中的案主重新塑造自己的内心价值、恢复权能、进行积极的防御和适应社会。
社会工作专业的工作人员的个案工作方法为失独家庭提供服务,在个性与共性相结合的前提下,为每一户失独家庭提供有针对性的、切实的帮助。小组工作也是方法之一,失独家庭成员潜意识会选择与自己有共同遭遇的家庭交流心事、互帮互助。通过建立各种类型的互惠互助小组来完成小组活动,定期开展多样化形式的小组活动,帮助他们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对失独家庭养老模式的新途径做出了新的探索。因此,社区工作在失独家庭问题上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当前,社会上对待失独家庭还是抱有不理解的态度,往往带有一定的歧视、排斥等色彩,因此为失独家庭提供切实有效的帮扶,并采取专业方法增强包括失独家庭在内的社区居民的凝聚力,为失独家庭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笔者在针对失独家庭的实习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问卷法。社会工作中也称作问卷调查法。它是社工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案主对象了解情况或者征求意见的调查方法。问卷分为自填式和代填式两种,笔者在针对失独家庭的问题中采用的是自填式问卷。问卷法可以初步明确的了解失独家庭群体的现状,对社工采取下一步个案工作方法提供了有效的依据。笔者在失独家庭的个案实习中,首先也是采用这种方法来获取失独家庭的初步背景资料,以便具有侧重和针对性的展开个案工作调查。 城市失独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3):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30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