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134735 12288 9.1 18499 13.7 22164 55.4
2012 135404 12714 9.4 19390 14.3 22287 57.0
2012年,如表2-2所示,全市户籍总人口为1426.93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上年增加了19.57万人,增长5.6%;占总人口比重比上年增加了1.2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5.27万人,占总人口的17.2%。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9.13万人,占总人口的11.9%。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67.03万人,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18.2%,占总人口的4.7%。(来源:上海市统计局)
表2-2 上海户籍老年人口数及占总人数比例(2012年)
年龄 60岁以上 65岁以上 70岁以上 80岁以上
人口数/万人 367.32 245.27 169.13 67.03
占户籍总人口数 25.7% 17.2% 11.9% 4.7%
崇明是在2010年申请“中国长寿之乡”,其老龄化程度较高。上世纪80年代初,崇明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截止2009年底,崇明户籍总人口为69万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达17.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5.2%。
百岁老人持续增多。如表2-3,截至2010年3月,崇明百岁老人共95人,虚百岁老人67人,两者共计162人,周百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10万分之13.8。
表2-3 上海市崇明县2006年~2010年百岁老人统计表
年份 存活的百岁老人数(人) 户籍人口数(万人) 百岁长寿比例(10万分之)
2006 49 69.98 7.0
2007 49 69.71 7.0
2008 57 69.34 8.2
2009 67 69.32 9.7
2010 95 69.00 13.8
(二) 三种主要的养老模式及其比较
老龄化的日益严峻对养老事业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主要有三种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机构养老以及社区居家养老。
1、 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简而言之即将“在家养老”与“子女养老”相结合,从实质来讲,指由家庭成员提供养老资源的养老方式和养老制度。其主要优势在于可以发扬优良传统,加强代际交流,节约社会成本,使老人在精神、物质方面有较高的满意度,但当前出现了许多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使作为“反哺模式”的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削弱,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有,(1)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人口生育率持续下降,家庭结构日益缩小,由于子女数量减少, 4-2-1家庭不断增多,导致家庭中二个子女通常需要照顾四位老人,子女压力较大;(2)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严峻,人们的劳动强度不断增长,子女外出工作时间逐步提高,难以长时间在父母身边照料;(3)代际倾斜现象严重。人们更倾向于将有限的时间、精力以及财力都投入到子女身上,导致产生“重小轻老”的现象,老年人生活照料不足,精神慰藉缺乏;(4)敬老观念正在日益弱化,由于家庭养老缺乏制度约束,家庭纠纷不断增多,老年人应有的权力和照料无法实现。
2、 机构养老
机构养老,即以社会机构为养老地,依靠国家资助、亲人资助或老年人自助但由养老机构提供养老照料职能的养老模式。机构养老的优势在于,作为负责老年人生活照顾的专业化机构,不仅能够提供24小时的专职服务,而且服务内容丰富,更适用于高龄老人,缺乏自理能力的老人、空巢老人以及需长期照护以及特殊照护的老人。从目前我国机构养老现状来看,养老机构仍存在数量少,床位有限,公办机构床位不足存在排队问题。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各类老年福利机构39904个,床位314.9万张,养老床位总数仅占全国老年人口的1.59%,不仅低于发达国家5%—7%的比例,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2%—3%的水平。上海市共计养老机构625家,床位数共计9.78万张,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3.0%。另一方面私办机构虽有床位闲置但收费较高,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适应市场能力较差,存在高投入,低产出的问题由于老年人受传统的居家养老方式影响较深,机构养老缺乏“家”的感觉,不符合中国“落叶归根”的传统观念 ;同时长时间的集体宿舍式生活缺乏亲情可能使老年人丧失适应社会的能力,入住老人还容易产生精神抑郁、孤寂、落寞等心理疾病,所以多数老人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选择机构养老的。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3):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3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