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传统“孝”文化对居家养老的影响_社区实证研究(14)

时间:2016-11-26 18:43来源:毕业论文
四、强化孝文化养老作用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 以孝文化促进居家养老的建议 1, 养老服务公共体系的完善 居家养老将是50~59岁的独生子女父母最主要的



四、强化“孝”文化养老作用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 以“孝“文化促进居家养老的建议
1, 养老服务公共体系的完善
居家养老将是50~59岁的独生子女父母最主要的养老选择。这对社区养老服务公共体系的完善提出更高的要求。考虑到独生子女父母的身心状况,养老服务应将家务型服务和护理型服务相结合,将满足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相结合,将补救性服务、预防性服务和发展性服务相结合。为此,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发挥政策优势,加大财力、人力投入,充分整合社会资源,鼓励社会力量积极投入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利用市场运作方式,为不同需求的老人提供服务。一方面努力在社区建立一支由专业社工和志愿者共同组成的服务队伍,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服务网络。同时加强卫生部门主管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以及家庭照料和服务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整合资源、形成有效配合。此外,民政主管部门应努力提高为居家养老提供饮食、娱乐和文化生活服务的各项能力,完善设施建设,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2, 鼓励独生子女父母为自己将来养老问题考虑、准备
在增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的同时,加快主要收养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中档次养老机构的建设,并适当建造少量高档养老机构,以适应不同层次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需求。尽管独生子女父母大都希望居家养老,但从调查中发现,尚有近29.35%的人表示希望到机构养老,且在非常需要照料时达39.28%。鉴于2008 年底上海市床位数仅占老年人口2.7%的比例这一事实,需要进一步做好增加养老机构及床位数量的规划。同时,独生子女父母对养老机构的偏好以中档为主。因此,在制定未来该地区养老机构的发展规划时,应将重点放在建设硬件中档次、软件高档次(服务一流)的养老机构。

3, 加大对独生子女积极赡养父母的宣传教育力度
由于目前大部分独生子女父母尚未进入老年阶段,且多数人仍然从事有收入的工作,身体健康状况较好,具有生活自理能力,而他们的子女大多也还在求学阶段。这使他们大多没有考虑过今后的养老问题。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作为独生子女父母将来在养老方面会遇到的问题。但是在他们逐渐步入老年阶段,他们在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问题,会因为只有一个子女而变得具体、严峻起来。由此,有必要在当前对独生子女父母加强宣传,使他们意识到作为独生子女父母将来会遇到的各种养老问题,提早做好经济、思想、心理等准备,从而尽可能降低因只生育一个子女而对他们在养老上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4, 出台对独生子女父母养老的扶持政策
解决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问题,不仅需要独生子女父母自身的重视,也必须引起他们子女的重视和思考。特别是大多数独生子女父母都仍然偏重于居家养老,这使独生子女对年老父母各方面的关系、照顾程度和责任也会相应加大。但从现有的情况看,尚不能判断独生子女在今后赡养父母上的意愿和能力。因此,应积极做好对独生子女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在他们婚后、以及改变现有居住格局以后,能够具有赡养父母的意识。

5, 促进独生子女父母参与社区活动
社区是老人的重要支持网络,但是,独生子女父母并没有很好地融入到社区生活中,很少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因此,在积极建立社区为独生子女父母年老时的服务体系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创设各种有利于这部分人参与社区活动的项目,引导他们依托社区邻里关系,构筑社区关系网络,从而发挥社区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帮助以及慰藉作用。另一方面,他们有长期的工作经历、丰富的阅历,以及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权威声望,可以在调节社区民事纠纷、开展邻里互助、文护家庭团结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有利于他们年老时发挥作用,实现价值,从而增进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他们的自尊感。 传统“孝”文化对居家养老的影响_社区实证研究(14):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37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