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巴黎、东京这三个城市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国外的大城市,纵观它们的城市空间扩展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它们都经历了一个由圈层式空间扩展模式向跳跃式城市空间扩展模式转变的这一过程,对于发展过程中城市空间、人口急剧膨胀,对城市的健康发展产生严重不利影响,通过跳跃式的空间扩展模式有效地分散了主城区的压力,有利于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8]。国外的很多学者较早开始进行了城市空间扩展的研究,对国外的很多城市,特别是规模较大城市化发展过程较为典型的大城市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研究,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形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给出了大量关于城市空间扩展的模式以及动力机制的分析。但国内的城市扩展受很强的本土因素的影响,需要将国外的研究成果与中国的现在的国情以及研究区的实际相结合。
1.3研究区简介
徐州市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土地面积11259平方公里。地形主要以平原和山丘岗地为主,其中平原约占全市总面积的90%,丘陵岗地约占10%,海拔大都在100米到300米之间(数据来自徐州市2014年的统计年鉴),对城市发展的限制性作用不是特别的显著,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工程措施解决阻碍的问题。徐州市位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性显著,水、热配合较好,农耕业较为发达且历史悠久,为早期的城镇化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另外徐州市的矿产资源也较为丰富。
徐州市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带,长江三角洲的北翼。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在徐州市相交,铸就了徐州市重要的铁路交通的地位,另外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不但内河航运较为繁忙而且给徐州市的城市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公路网络四通八达。除了传统强势的铁路、公路运输和内河航运以外,京沪高铁和即将通车的郑徐客运专线也在徐州交汇,综合以上的条件,使徐州成为全国重要交通枢纽。
2014年,徐州地区生产总值为4964亿元,增长10.5%,第一产业生产总值474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290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200亿元,增长11.3%,三次产业结构为9.5:46.1:44.3。
徐州市的市域包括五区(泉山区、鼓楼区、云龙区、贾汪区、铜山区)、二市(邳州市、新沂市)、三县(沛县、丰县、睢宁县),其中徐州市区包括泉山区、鼓楼区、云龙区、贾汪区和铜山区。
2基本概念和主要方法
2.1城市扩展强度
为了准确分析研究徐州市城市空间的扩展情况,本文引入了城市扩展指数。城市扩展指数旨在直观的揭示城市空间的研究时间内的变化情况,城市空间扩展指数越大,城市空间的扩展也就越快[9]。城市扩展指数选取其研究期开始的城市用地规模(城市建设用地和城市工业用地)以及研究期末的城市用地规模,通过它们之间的差值的大小与研究期长度的比值来揭示城市空间扩展的快慢。具体计算公式为:
式子中,R为研究期末的城市扩展强度;Ui+n为研究期末的城市用地的面积(i为研究期初的时间,n为研究期的长度);Ui为研究期初的城市用地面积,城市扩展强度的大小表示在某一时段内城市面积的增长率。
2.2人口-城市扩展指数
研究城市扩展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城市空间的扩大,还要注重城市扩展的质量。单单注重城市空间扩展的量而忽视了城市空间扩展的质,会带来严重的城市问题、城市病。因此我们在研究城市空间扩展的过程中非常有必要引入“人口-城市扩展指数”,用来研究徐州城市发展的均衡性[10]。具体的公式为:
在上式中,Q为研究期末的人口-城市扩展指数;Ui+n为研究期末的城市用地的面积(i为研究期初的时间,n为研究期的长度);Ui为研究期初的城市用地面积;Pi+n为研究期末的城区人口(i为研究期初的时间,n为研究期的长度);Pi为研究期初的城区人口。人口-城市扩展指数用来表明城市扩展的紧密情况,也就是城市扩展的质。人口-城市扩展指数越小,城市扩展过程表现的也就越紧密,城市扩展的质也就越高,反之,则城市扩展的质就越低,城市发展也就越不健康。具体就这个公式的本质所表达的意思来说就是城市的扩展需要以人口的增长来支撑,伴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展,人口增速小相对滞后,城市空间扩展会表现为稀疏的一种状态,换句话说就是城市用地扩展超前于人口的增长。 徐州市城市空间扩展特征与动力分析(3):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38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