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上述文献,并根据奉贤区实际情况,本文采用定量的界定方法,将奉贤区内从业人员少于1000人,销售收入少于30000万元以下的企业称为是中小企业,也就是本次论文研究的主要对象。
(二)转型升级文献回顾
1.转型升级的内涵
对于转型升级的内涵,到现在国内外学术界都未能形成统一的意见,大多数的学者通常都是将转型与升级分开进行研究。
(1) 转型
转型(Transformation)一词最早出现于工程领域,经济管理领域20世纪80年代才引入这一概念。“转型”是现代许多传统企业重要的经营目标,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后,发现国内外学者对于转型的概念没有一个统一的认定,如表2.2所示。这些学者们有的从环境、技术、产业结构探讨,有的从企业的组织架构、行为等切入,尽管观点有差别,但是重点都在于打破企业现状,帮助改变竞争态势,最终使企业提高竞争力、提升企业价值。
表2.2 企业转型概念一览表
Levy and Merry(1984) 企业转型通常是组织要解决无法像从前一样继续运作时的情况下,在每一个构面上逻辑的重大改变,包括组织的使命、结构及企业文化。即第二次改革,是多方面、多层次、不连续、逻辑跳跃的组织改革。
Kilmann and Cocin(1998) 组织检查本身过去是什么、现在是什么以及将来要做什么,如何去完成一切必要的改变的过程。
Shaheen
(1994) 整个组织在在价值、形态、态度、技巧及行为上的转移,使组织更有弹性,能及时反应环境的各种变化。转型的主要目的:企业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能大幅度改善竞争绩效,并持续文持企业的竞争力。
Joyce and Tim (1995) 一个指标无法自己转型,除非他改变本身的思考方式。组织中的思考意指组 织中的心智活动、观念开放、学习及技巧改进、信息交换、策略方向的改进、计划、沟通、市场调查、问题解决与过程改善等,这些构成了组织整体的知识活动。
Jonathan D.Day(2000) 当大环境气压越来越低,正是企业转型的好时机。当一家公司面临危机状况,它就必须以更快的速度改变自我。处在这种危机情境,企业必须断然切断与过去的牵扯,以飞快的步调进行改变。
李文仁(1990) 转型是组织对环境、技术、竞争变化下的一种基本的、大规模的改变,是组织对旧有的不满足而创造出适应未来的新模式,且是一种持续进行、无止境的管理方式。
吴江林(1990) 企业一方面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一方面又面对本身生命周期发展与经营优势及劣势的变化,而采取的一种因应对策。
陈明璋(1994) 企业经营环境发生变化时,为求生存、突破瓶颈,而通过组织调整目标,转换策略,改变结构形态,创造出适应未来的新经营模式。
许志文(1995) 企业转型乃为生存发展,突破经营瓶颈,而改变产业结构型态的一种策略。
林温正(2000) 企业通过主导的改变、产业选择的调整及对市场结构的影响、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测量的改变及组织建构不同的竞争优势策略以及新的核心竞争力;并进一步达成改变事业重点或重新定义事业为目的。
普莱迪普.查安达(2000) 企业转型是作为一种企业振兴和复兴的方法产生的,它适应于不同的经济体制条件和背景。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5):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3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