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高校毕业人数逐年增多,工作岗位供大于求的严峻形势,加上用人单位存在着明显的性别歧视,让再优秀的女大学生仅仅因为性别原因就被许多单位拒之门外。众所周知,工科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工科女生本来就人数不多,但其中不乏“巾帼不让须眉”的佼佼者,因为性别而无视能力的情况时有发生,使得工科女生在心态上也承受严重的打击,就业形势更加“雪上加霜”。 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她们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心理障碍以及可能引发的社会和谐以及性别和谐的问题不容忽视,因此,我们应准确把握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的主要表现,从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状入手,追根溯源找到就业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 文献回顾
所谓性别歧视,(sex discrimination,或sexism)是指一种性别成员对另一种性别成员的不平等对待。尤其是指男性对女性的不公正不平等对待。两性之间的不平等即造成了整个社会的性别歧视。在很多国家中,这种特定的性别歧视是违法的,我国《劳动法》第13条中提到,“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之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妇女的录用标准。”尽管如此,就业歧视依然无处不在。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歧视是指因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观点、民族血统或家庭出身所造成的任何区别、排斥和偏见,并由此产生剥夺、损害就业或者就业机会均等的影响。一言以蔽之,“就业歧视”就是条件相近的求职者在求职的过程当中,由于受到某些外界因素或者其他一些与个人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无关因素的影响,使得求职者无法与他人享受平等的求职机会,从而使其就业权遭受侵害的现象。目前,比较权威的反就业歧视法律明确禁止的其实类型有:种族和肤色的歧视、宗教歧视、性别歧视、年龄歧视、身心障碍歧视和原国籍与公民身份歧视。这751种就业歧视都有一个共通点:都是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特质。
关于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来自各个方面,当然,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自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因为风俗绝不仅仅是裸露在社会表层的现象,它沟通着历史与现实、物质与观念、道德与法律,折射着中华五千年的沧桑变革。在中国社会风俗中,层累地堆积着中华民族的高度智慧、高超技艺和高尚品德,当然由于受到大河文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于男女社会角色的分工从出生就相当明确。譬如,陈双 在《试析中国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状与对策研究》中提到,“洪晃提出中国社会家庭的理想模式是:男人挣钱,女人持家,这也是中国发展的必经之路。其实,追溯到原始时代奴隶社会就形成了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二元对立局面。男主外是一工具型角色;而女主内是一情感型角色。角色分工是很早就确立起来的。”尽管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女性地位也在极速提升,但积累了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沉淀所形成的观念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所以“男主外、女主内”的意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存在,造成了女大学生就业难,“宁要武大郎、不要穆桂英”的偏见自然产生。
另外,市场条件也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因素。方芳和曹碧艳 在《试论我国就业市场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中提到,“虽然国家主张男女平等,反对在雇佣方面存在性别歧视,但这是对所有的用人企业而盲的,对于个别企业来说,即使其不这么做,通常也不会受到惩处或遭受损失。所以每个用人企业在招聘和录用人才时,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想承担因为女性生育问题或体力差别给本单位所带来额外成本,就拒绝使用女性人才。”企业在市场上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性别歧视产生的经济原因,利润的经济定义是需要厂商估价所有投入物和产出物的机会成本,经济学中所有厂商的目标只有一个,即利润最大化。在同等成本直下,女性面临着婚嫁、产假等问题,对于单位来说,雇佣男性能够比女性更能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应届毕业生求职中的性别歧视研究(2):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5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