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镇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城镇化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已导致诸多问题与矛盾,“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就成为了必然选择。地方政府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执行者和微观经济管理的指导者,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新型城镇化对地方政府治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地方政府的治理水平无法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回应能力、整合能力、公共服务能力不足。为了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应从更新理念、权责一致、体制机制改革以及促进多元主体参与等方面入手提升地方政府的治理水平。62850
毕业论文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地方政府;治理;治理能力
Research on the Governance of Local Governments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the New-type Urbanization Process
Abstract: Urbanization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however,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urbanization is unsustainable and has caused many problemsand contradictions. “people-oriented” new urbanization has become the inevitable choice. Thelocal government as a national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micro economic management guidance,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new urbanization,thenew urbanization also put higher requirements on the local governance. Currently, thegovernance of local government can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urbanizationconstruction ,mainly for the lack of financial ability, response ability, integration ability andpublic service abilit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new urbanization process better, we should updatethe concept, with responsibility, system mechanism reform and the promotion of multivariatesubject participation in aspects such as rising the governance of local government.、
KeyWords: the new-type urbanization; the local government; governance;governance capacity
城镇化建设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是一国或地区实现其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预言;对本世纪影响最大的两件事是美国的新技术革命与中国的城镇化。[1]由此可见,城镇化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意义。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间,我国的传统城镇化建设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然而,我们也不应忽视在传统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暴露的诸多问题,实现城镇化发展模式的转型迫在眉睫。党的十八大在充分总结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并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建设优点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任务。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的发布,全国上下掀起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浪潮。作为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者和微观经济的指导者的地方政府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基于此,本文以新型城镇化与地方政府治理水平的内在机理为分析框架,探索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提升地方政府治理水平的必要性与战略意义,剖析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不足,力图探寻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提升地方政府治理水平的路径。
一、从传统城镇化到新型城镇化:我国城镇化模式的转型(
一)中国传统城镇化道路亟需转型所谓的城镇化是一个牵涉面相当广泛的社会演进的历史过程,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从各自专业的视角对城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通常情况下,城镇化可界定为由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步转变的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原本从事农业的人口不断向城镇汇集,城镇的空间和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自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以较快的速度向前推进, 城镇化水平已从1978 年的17.92%上升到2013 年的 53.73%, 平均每年增涨 1.02%,城镇每年新增 2096万的人口。截止 2013 年底,我国已有 7.3 亿的人口居住在城镇,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根据诺瑟姆 S形曲线的发展规律,城镇化水平在 30%-70%之间的表明城镇化建设处于中等水平。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就处在中等水平上,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文献综述,但存在的问题也应值得我们高度重视。中国传统的城镇化进程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它以土地非农化和人口城镇化的量化指标为主要标准、以公共政策与物质资本大量投入的粗放型驱动为发展方式,其后果是过度重视结果而严重忽视过程与后期维护[2]。很显然,这种城镇化模式奉行的是“以物为本”的发展理念,过度聚焦于城镇规模的扩大、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城镇化发展的高速度等表面的东西,而忽视了城镇化内涵的提升。这种模式严重背离了城镇化发展的初衷,直接导致了当前中国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的后果,不仅存在着土地过度城镇化、人口不完全城镇化、房地产城镇化等问 题,还带来了社会矛盾激化、资源大量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空间过度集中、经济结构失衡等一系列风险[3]。这些问题与风险反映出传统城镇化模式的巨大弊端,这种发展模式不是可持续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累积的问题与矛盾会越来越严重。因此,对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优化和调整就成了必然选择。(二)新型城镇化道路成为必然纵观世界各国,城镇化体现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治理水平提升研究: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69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