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国政府对电子政务外包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信息化部以及国家信息化咨询委员会等机构领导,也均在不同场合公开表示电子政务的服务托管和业务外包是政府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不少企业和信息化专业机构已经率先行动起来,主动和各级政府机构的电子政务主管部门进行接触,协商并着手进行电子政务外包的相关合作。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中国证监会等中央部委已经部分或全部将IT业务外包给专业公司运营和管理。在地方,各地也争先与企业签署电子政务外包协议,一些地方更是将电子政务的外包上升到政策层面,出台了电子政务外包的管理办法和试行条例。
(四)电子政务的外包正从整体外包向合作开发的方向发展。
过去有些单位只注重电子政务外包的积极因素,所以过分依赖承担电子政务建设的IT公司,把电子政务系统开发全部外包给IT公司,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交钥匙工程”,但从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这种“交钥匙工程”只注重将责任和建设任务转移给了外包公司,而不注重外包公司对本部门的了解程度和资格审查,这些都会带来诸多隐患。
现在多数政府部门会采取与外包公司合作开发的模式,本部门信息中心做电子政务系统前期的需求分析工作和后期的系统维护工作,让IT公司做系统设计、编码实现、系统测试工作。[3]
三、我国电子政务外包产生的问题
电子政务外包这种模式既可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也成为公共管理领域适应信息时代管理方式的一种创新性变革。但由于经验不足,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无法预料的问题,存在难以避免的风险。这些风险会对电子政务的建设产生致命的影响,对整个政府组织也可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些问题的产生和影响进行讨论,以便找到适合的方法去解决已经发生的问题,避免可能遇到的风险。
(一)外包公司方面的问题
1. 企业存在机会主义。由于政府与外包企业之间的合同不完备、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外包公司在与政府签订协议前会隐藏自身的缺点,夸大自己的能力,在履行合同时偷工减料。这样会使电子政务的建设效果与承诺的效果不同,影响政府系统正常运行,严重的会造成电子政务的建设进行到一半而无法进行下去,使政府与企业双方都遭受损失。
2. 企业难以承担可能出现的风险。由于政务外包公司自身的技术水平不过关、用于发展的资金人才储备不足、一些突发的自然或人为因素等原因,可能会使得政府在与之达成外包协议后共同受损。如果电子政务系统的一旦中断,会让政府承担高昂的切换成本。由于外包公司不能响应技术更新的速度,无法达到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会使得公众享受到的服务水平下降,影响政府日常的运行,从而影响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形象。
3.企业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出于利益或者逃避风险等原因,外包公司可能在政府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全部或者部分的外包任务转包给其他公司,或者由于利益、人员频繁流动、保密意识差等原因,会将政府内部的信息甚至高度机密泄露出去,给政府带来极大的风险,严重的还会给整个国家的安全带来消极影响。
(二)政府方面的问题
1.政府没有细致准确的计划。在确定外包公司、签订协议之前,政府需要对电子政务外包的成本、目标、需求等做一个详细的计划,要有个完整明确的合同,对于可能发生的风险也要有个科学的评估,如果在外包企业对电子政府的建设过程中,政府仍不断提出新的需求,改变原有的计划,这会带来极大程度的变动,对于电子政务建设的进度、质量、成本带来负面影响。政府也需要对成本有个预算,不应该频繁得追加或者减少预算,更不应该在支付费用时由于超出预算而拿不出支付给企业的费用。 新时期我国电子政务外包的现状与发展(3):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69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