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对小城镇的研究可以追溯千年以前,但是小城镇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孕育而生的产物。新中国成立后小城镇的发展经历了1949年至1978年农业经济主导发展时期、1958年至1978年大起大落的盘旋波动期和2000年至今区域协调发展时期[2]。小城镇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的十八大报告决定要合理规划城市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的功能,为小城镇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目前小城镇主要三个方面的最新进展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的地位,二是小城镇面临的主要瓶颈,三是如何加快小城镇发展[3]。
本文主要选取长三角地区中苏中地区的泰州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江苏省统计年检、泰州市统计年鉴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的相关数据和文章,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参考文献分析联系,利用自身身处泰州市的有利条件,走访有关重点城镇,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根据理论联系实际得出相关结论。通过对泰州市小城镇的个案研究和小城镇的动态分析,采用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总结得出适合泰州市小城镇发展的对策。
泰州市作为1996年建市的新兴长三角城市,在苏中地区占有重要地理位置。虽然泰州市建市较晚,但是积极地响应国家的号召,在众多宏观政策的引导下,大力发展小城镇,践行城乡一体化战略,使小城镇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小城镇的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高,并且在发展小城镇上取得了举目共睹的成就。本文在区域城镇发展层面上,对其的研究可以为苏中沿江地区的小城镇的具体规划发展提供研究基础,不仅丰富了小城镇的理论研究,同时给予其他小城镇的发展贡献出宝贵的实践参考经验。
2 新型城镇化与小城镇发展
城镇化(urbanization),一般来讲,城镇化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集聚,城镇规模的扩大引起的一系列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4]。而新型城镇是“四位一体”的城镇化、是集约、绿色生态型发展的城镇化、是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07年,出自张荣寰的《生态文明论》,它要求以人为核心,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点。文献综述
小城镇是规模最小的城市聚落,费孝通先生曾经将小城镇形象地比喻成“城之尾,乡之首”,是城市与乡村的过渡性社区。目前对于小城镇是否包括小城市和没有设镇建制的乡村集镇的分歧导致小城镇的概念还没有具体定义。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1.小城镇=小城市+建制镇+集镇;2.小城镇=小城市+建制镇;3.小城镇=建制镇;4.小城镇=建制镇+集镇;5.选择好发展重点,不需要人为进行划分。本文采取第四种观点,将集镇也划入小城镇的研究范围,此观点重点在于强调了小城镇发展的动态性、乡村性,并且在其专业领域也受到广泛认同。
当前,小城镇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是带动农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发展小城镇,不仅能够大量吸收农村人口,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还能够促进商品流通、乡镇工业化、第三产业的形成,自下而上加速城镇化的形成,最重要的是能带动周边辐射区域经济发展,在推进社会zhuyi新农村建设,促进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方面和协调城乡与大中小城镇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在新型城镇化承上启下的要求下,小城镇将成为城乡体系结构内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源于小城镇是城镇化“分水岭”和“蓄水池”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城市病的出现使新型城镇化更要注意城乡统筹和产城融合;另一方面,农村环境的恶化和进入城市的门槛过高使就地和就近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主题的“城镇”再度受到重视。小城镇是大中小城市和社会zhuyi新农村之间之间联系的桥梁。目前小城镇的发展遇到的一些发展瓶颈,可根据新型城镇化的要求进行调整。新型城镇化提出为小城镇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提供了明确的思路,2014年国家发改委发布重点小城镇的试点名单,为今后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泰州小城镇发展研究(3):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75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