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化学论文 >

核辐射条件下纳米银合成方法研究+文献综述(3)

时间:2018-03-13 11:20来源:毕业论文
在这个制备方法中,辐照剂量和聚乙烯醇、异丙醇和硝酸银的浓度都可能会对制备纳米银材料的结果造成影响[9]。 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将会有更多的银


在这个制备方法中,辐照剂量和聚乙烯醇、异丙醇和硝酸银的浓度都可能会对制备纳米银材料的结果造成影响[9]。
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将会有更多的银离子转变成银原子,使得转化率升高。而随着聚乙烯醇的增大,转化率的变化其实并不大,不过却有增大的趋势,这是因为体系作为水凝胶,对离子的吸附能力增大。这样所有的离子,包括银离子和还原性离子,都更容易被吸附到水凝胶聚合物网络空间中,离子间的反应几率有所提高,所以银离子被还原的几率有所增加,从而转化率有所提高,但是提高的程度不大。异丙醇对于纳米银合成的影响是显然的,它作为氧化性粒子的清除剂,随着浓度的增大则更容易和氧化性粒子反应,从而让更多的Ag+参与到还原反应当中转化成银原子。那么硝酸银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实验发现随着硝酸银量的增大,还原得到的银也更多,但是转化率却下降了。这是由于辐照剂量一定的情况下,产生的还原性粒子的数目一定,还原的离子数一定引起的。
1.2.3 透射电镜电子束辐照法制备纳米银粒子
电子束辐照法用于制备纳米银粒子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方法,总的来说是利用透射电镜中的电子束对银(Ag)前驱体进行一定量的辐照,从而制得纳米银材料。具体来讲,利用TEM 电子束聚焦在一些亚微米级Ag颗粒表面,亚微米级Ag颗粒首先熔化 ,熔合成一个尺寸较大的微米级Ag颗粒。当微米级Ag颗粒受到高能电子束的长时间辐照 ,它的尺寸开始变小,与此同时 ,在微米级A g颗粒周围形成了大量纳米Ag颗粒。
利用TEM 的电子束对化学还原法制得的亚微米级Ag前驱体进行辐照 ,得到尺寸分布在2-50nm、外形为圆形且分散性好的纳米A g颗粒 。在得到的纳米Ag颗粒中,尺寸较大的纳米A g距微米Ag颗粒的距离较近,而尺寸较小的则分布在离微米A g颗粒相对较远的区域[13] 。
1.2.4 微波场中PVP还原制备Ag纳米粒子
通过使用微波辐照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和硝酸银(AgNO3)的混合水溶液,改变微波辐照时间和反应物质量比可以制备出各式各样的纳米银粒子。实际上,在微波的辐照条件下,PVP分子内酰胺基中的胺基N原子具有还原作用,能够快速还原溶液中的银离子将其转化为银纳米颗粒,并且随着PVP与AgNO3的质量比的增大,银的形貌会出现由球形到立方体形 、薄片形的系列转变[14]。          
1.3 多糖在合成银纳米粒子中的应用
1.3.1 生物多糖的性质
多糖在地球上是数量最为丰富的有机化合物,同时也是为数最多的天然的可再生的有机物。研究发现,糖类物质是由醛糖或酮糖通过糖苷键链接而成,乃自然界中数量最为庞大也最丰富的生物大分子,常见于高等植物、动物细胞膜以及微生物的细胞壁。糖类在人的生命活动即机体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参与了众多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同时也是代谢活动的主要能源之一,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物质。
1.3.2 生物多糖的分类
根据是否能水解以及水解之后的产物,可将糖类分为三类,即:单糖、寡糖和多糖。
单糖,首先它不能继续被水解为更小的糖类物质,因为它就是构成寡糖和多糖的最小的基本单位。根据单糖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的多少,可分再细分为丙糖、丁糖、戊糖、己糖等。
寡糖,前面说了单糖是寡糖和多糖的最小基本单位,那么寡糖则是由2~10个单糖分子缩合而成的。在众多寡糖家族中二糖最为常见,如蔗糖(葡萄糖-葡萄糖)、麦芽糖(葡萄糖-果糖)、乳糖(半乳糖-葡萄糖)等。
多糖,顾名思义,是由许多单糖分子缩合而成的,是一种能够在水解之后产生很多单糖分子的糖类。其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究其来源可以分为哺乳动物类的多糖、原生动物类多糖、植物类多糖、藻类多糖和微生物类多糖;如果根据它们的结构来细分的话,可以分为同聚糖(糖原、淀粉、纤文素、葡聚糖等)、同聚氨基糖(甲壳素等)、同聚糖醛酸糖(果胶酸、藻酸等)、异聚糖(多为糖胺聚糖类,如神经氨酸、硫酸角质素、透明质酸、肝素、硫酸乙酰肝素、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等)。 核辐射条件下纳米银合成方法研究+文献综述(3):http://www.751com.cn/huaxue/lunwen_1093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