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藻类毒性试验的重现性较差,而且,目前用藻类进行废水综合毒性的研究报道还较少。
1.4.3 蚤类毒性实验
水蚤是一类浮游动物,分布广泛,繁殖能力强,对多种有毒物质敏感,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标准毒性实验生物。潘力军等对几家乡镇企业污染源排放口的水样进行测试,发现大型水蚤对皮革厂沉淀池排水和化工厂排污口出水的敏感性较好,而且说明了大型蚤的急性毒性实验适用于对工业废水的测定,是一种灵敏、价廉和快速的毒性测试方法。另外,李淑娆等对铁岭市32 家有代表性的企业所排放的废水进行了大型蚤急性毒性实验,通过划分出废水的毒性级别,可以确定优先监测及控制的工业污染源。同时论证了大型蚤作为急性毒性测试受试物在污染源监测中具有快速、简便、直观等特点。但相对于藻类及发光细菌,大型蚤的前期养殖工作比较困难。
水蚤属甲壳纲、 鳃足亚纲的枝角类浮游生物,广泛分布于淡水中,是鱼类的天然饵料,是淡水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它繁殖快、生命周期短、培养简便、对许多毒物敏感, 是国际公认的标准试验生物。 目前, 对大型蚤生存繁殖能力影响的毒性试验已经成为环境污染物生态毒性评价的常规方法, 被许多国家广泛地用于环境污染物的毒性评价。在蚤类毒性测试技术中,国际公认的、应用较多的测试生物为大型溞,大型蚤的生物测试技术已广泛地用于各种新的有机物和对人体和环境有生理影响的物质的测试。以水蚤、蚊和鱼为受试对象, 采用净水厂富含铁的污泥对水生生物进行了毒性试验研究,结果发现,虽然污泥对试验生物无急性毒性影响, 但是这些未经处理的污泥一旦排放,随着受纳水体中 SS、浊度、电导率、COD 和硬度的增加, 其对下游的水生生物群仍然存在慢性毒性效应。研究了两种光照(光暗比=14:10 h 和0:24 h)条件下,20 种蒽醌类化合物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比较了两种助溶剂(二甲基亚砜和丙酮)对此类化合物毒性的影响, 并根据毒性数据建立了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模型。 苏丽敏等[17]利用大型水蚤研究了苯胺与 6 种取代苯胺的单一毒性和联合毒性,采用相加指数法对联合毒性进行了评价。测定了 13 种苯胺类化合物在不同 pH 下(6.0,7.8, 9.0)对大型蚤的 24 h 半数致死浓度 24 h LC50, 应用三种理化参数 logP、TSA 和pKa 对毒性数据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 (QSAR s)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苯胺类化合物的毒性机制。曾利用大型蚤急性毒性试验分析了铁岭市 32 家有代表性的企业所排放的废水的毒性,认为化工行业的废水毒性最大,电子、仪器、仪表、机械等行业次之,食品、饮料行业所排放的废水毒性较小或无毒。 郜炜曾利用大型水蚤的慢性毒性试验来检验辽化(长排)、庆化(南排)、造纸(黄口)三家工业废水的生物毒性,结合理化测试结果,完全可以说明废水的水质状况和综合污染程度, 为综合治理污水提供理论依据。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 一些学者提出采用水生生物生理和行为上的变化如呼吸率、游泳能力、捕食能力和趋光能力等作为反映所受环境压迫的灵敏指标。 因为生理变化往往是生物对外来环境胁迫的最初反应,在致死效应之前可以检测到,可以作为早期警报指标。1999 年,采用单一种克隆大型蚤的趋光行为作为生物检测指标, 测试结果发现, 利用蚤趋光性为指标所得的 PCP 的检测限为0.8 mg/L,比 24 h LC50 值还低,证实了可以利用水生生物生理和行为变化作为环境受污染的灵敏指标的可行性。
此外,也有一些学者利用其它蚤类生物作为受试对象来研究污染物质的毒性,以隆腺蚤为试验对象,测定了恩诺沙星对隆腺蚤的急性毒性。以标准试验溞类—蚤状溞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污水中常见的酚类、苯类、重金属(Cu、Pb、Cd)对蚤状溞的毒性作用,为制定相关的环境标准提供可靠依据。 典型工业企业全废水的成组水生生物毒性研究(6):http://www.751com.cn/huaxue/lunwen_2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