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23
参考文献 24
1 绪论
1.1 空气中甲醛污染现状
1.1.1 甲醛的危害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甲醛为较高毒性的物质,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甲醛高居第二位。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
研究表明:甲醛具有强烈的致癌和促癌作用。大量文献记载,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和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 其浓度在每立方米空气中达到0.06 -0.07 mg/ m3时,儿童就会发生轻微气喘。当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为0.1 mg/m3时,就有异和不适感;达到0.5 mg/m3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达到0.6 mg/m3,可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浓度更高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水肿;达到30 mg/m3时,会立即致人死亡。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月经紊乱、细胞核的基因突变,DNA单链内交连和DNA与蛋白质交连及抑制DNA损伤的修复、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白血病,引起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 在所有接触者中,儿童和孕妇对甲醛尤为敏感,危害也就更大。是装修和家具的主要污染物。其释放期长达3—15年,遇热遇潮就会从材料深层挥发出来,严重污染环境,已成为难以解决的世界性难题。对老人、小孩和孕妇危害最大。 危害:轻者有鼻、咽、喉部不适和烧灼感、流涕、咽疼、咳嗽等,重者有胸部紧逼感,呼吸困难、头痛、心烦等,长期过量吸入甲醛可引发鼻咽癌、喉癌等多种严重疾病。
刺激作用 人对甲醛感受的个体差异较大.眼睛最敏感.嗅觉和呼吸道刺激次之。甲醛对嗅觉的影响据王文等调查显示.嗅功能减退表现为嗅阀增高.嗅敏度降低。人的甲醛嗅觉为0.06-0.07mg/m3 ,空气中甲醛<1.2 mg/m3 时,刺激作用轻微;>3.6 mg/m3,刺激增强;4.8~6.0 mg/m3 ,接触30min引起流泪,眼痒和咽喉干燥不适;12-24 mg/m3,可引起呼吸困难、咳嗽、头痛;≥60 mg/m3,可引起肺炎、肺水肿等,甚至死亡。此外,如果接触甲醛浓度为5 mg/m3 时,立即出现血压降低.嗜中性粒细胞增加(21%),稍伴有嗜中性中毒囊粒核左移,中毒第2日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据李汉珍等报道,住进装修后的居室1个月,4、5楼甲醛浓度为0.14 mg/m3。超过国家标准0.12 mg/m3。每天平均在家中停留13 h,其头痛、眼刺激、气刺激、皮肤刺激均为50%,头晕60%,记忆力减退70%,鼻刺激80%,睡眠不好90%。另有报道显示,长期低浓度甲醛蒸气仍可损害作业工人的眼及上呼吸道黏膜。
毒性作用 长期慢性吸入甲醛浓度0.45 mg/m3,可导致慢性呼吸道疾病增加。中毒症状包括头疼、衰弱、焦虑、眩晕,神经系统功能降低。吸入高浓度(>60-120 mg/m3)甲醛可导致肺炎,喉和肺水肿,支气管痉挛,喘息,泡沫痰甚至呼吸循环衰竭致死 。
致癌作用 甲醛不具有高的致癌活性。特别是甲醛暴露与胃癌之间的关系研究甚少,刘金玲等以选择山东、上海4个工厂共计5875位工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探讨了甲醛暴露与胃癌发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接触甲醛组胃癌的发病率(9713/10万)显著高于非接触组(3346/10万),P<0 01。相对危险度为2.90。用Poisson回归调整性别、年龄、吸烟、饮酒、接触年限等变量后其差异仍具有显著性(P<0.001).相对危险度为3.28。研究表明甲醛可能是引起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为探讨甲醛对呼吸道的遗传性损伤和致肺癌机理。董红燕等研究以豚鼠的肺巨噬细胞为研究材料采用碱洗脱膜过滤荧光分析方法检测了甲醛对DNA的损伤作用。结果表明,甲醛的急性细胞毒性较小,但能引起豚鼠肺巨噬细胞DNA蛋白质交链和DNA单链断裂, 并且交链和断裂的程度与甲醛旅度呈线性关系。说明甲醛对呼吸系统探部的细胞具有遗传性损伤。并进一步证实了甲醛异有遗传毒性。用甲醛蒸气进行吸入染毒,已证实其能引起大鼠鼻腔癣状上皮癌。[1] 反应型甲醛吸收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2):http://www.751com.cn/huaxue/lunwen_26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