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液有许多技术性能指标,其中影响大的有阴极电流效率,以及镀液的分散能力与深镀能力。这三大指标是新工艺研究的必测指标。如何对镀液性能指标进行测定,一般电镀人员先不必作太深的了解,但应对其含义及其对电镀最终效果的影响有明确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运用好工艺,懂得如何正确操作。
电镀溶液的深镀能力是指电镀溶液所具有的在零件深凹处沉积出金属镀层的能力(又叫做遮盖能力、覆盖能力、着落能力),它是指镀层在零件上分布的完整程度。深镀能力越高,镀的越深,深镀能力越差,在零件的深凹处就镀不上金属
深镀能力在电镀中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复杂形状零件上电镀通常较困难。可以通过改变镀槽设计、电极形状、电极间距等,或多或少地提高镀液深镀能力。另外,加入某些无机盐也能改善深镀能力。瓦特镍中加入次磷盐能够提高其深镀能力。
要提高镀液的深镀能力, 必然要从影响深镀能力的因素着手。影响深镀能力的因素主要有: 阴极极化度、电导率、阴极电流效率、几何因素、基体金属等。这几个因素中, 我们考虑的是前两个因素(即阴极极化度和电导率)。要改善电导率, 主要增加导电盐( 碱金盐和碱上金属盐); 而提高阴极极化度, 则加入合适的络合剂或有机表面活性物质。
1.4.1 深镀能力的影响因素
1 ) 镀液组成的影响 各种金属的析出电位与镀液的组成有很大关系,例如在镀液中加入一些添加剂,通过霍尔槽试验发现这些添加剂能扩大阴极电流密度的范围,即在低电流密度区也能沉积出外观质量合格的镀层。可能是这些添加剂在低电流密度区( 零件的凹洼处) 有特性吸附作用,增大了电化学极化,使这些部位达到金属的析出电位,改善了镀液的深镀能力。
2 ) 基体材料的影响 采用同一种电镀液在不同基体上电镀时,其深镀能力差别很大。这主要是因为金属离子在不同基体上还原时其析出电位不同,析出电位较正的基体,在低电流密度部位也能达到析出电位的数值,因而其深镀能力较好。
3)镀前处理密不可分。例如除油或除锈不彻底,则在存在油污或生锈的地方可能无镀层沉积或者镀层不连续,使深镀能力下降。另外,若研磨或抛光后表面的粗糙度达不到要求粗糙度高的表面,真实表面积大,因而真实电流密度低,不容易达到金属的析出电位,使深镀能力降低。
4)阴极电流密度的影响 对于形状比较复杂的零件,如果采用的正常电流密度较小,对于零件的平面或凸出部位可以正常镀覆,但在凹洼或深孔部位,由于电流密度过小,达不到金属的析出电位,使深镀能力下降。
1.4.2 深镀能力测试方法
测量深镀能力的方法分为三种:内孔法,直角阴极法,凹穴法:
我国现今常用的方式是管形内孔法。这种方式是取一根孔径为10mm、长度为l00mm的紫铜管,置于装有待测镀液的长方形实验槽中,让管孔两头与槽内两真个阳极相距50mm,通电电镀必定时光后,掏出清洗清洁并干燥后,沿中轴线剖开后,丈量镀层镀进管内的深度,按下式盘算深镀才能:
由于管长通常都是取100mm,因此所镀进的深度也就是所得的深镀能力,如镀进15mm,也就是有15%的深镀能力。也有人主张将两端的镀进深度相加来计算,这时的值会增加l倍左右(因为有时两边的深度并不总相等)。
直角阴极法:用厚0.2mm的铜片或软钢片做成直角阴极,尺寸为100 mm×50mm,背面绝缘。将直角对着阳极,直角端与阳极的距离不小于50mm,在一定电流密度下电镀30min,取出洗净吹干并展平,度量镀覆的面积,用镀覆面积占阴极总面积的百分数来表示覆盖能力的好坏,其数值在0~100%范围内变化。 镀镍溶液深镀能力测试+文献综述(4):http://www.751com.cn/huaxue/lunwen_3345.html